《名家》要讓台北更安心──評王毅談話
(2012-04-16 11:34: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名家 |
2012/04/16 | 陳一新
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4月12日在華府與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柏恩斯會談,顯示北京在中美戰略互疑的氛圍下,既期待美國繼續正面看待兩岸關係,更期待馬英九總統能在520就職演說釋放積極訊息。問題是,兩岸和平發展關係理應是互惠雙贏的,但現在北京與台北在許多議題上仍然相互猜疑,顯示兩岸互信仍然不足。
擔心美國從中作梗
王毅這次到華府雖說是例行性地與美國官員與智庫學者交換意見,但由於最近一份《中美戰略互疑》的報告才剛出爐,因此他此行也負有向美方簡報兩岸關係及瞭解美方對此議題最新看法的任務。
在與柏恩斯會談後,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問題仍是中美關係最敏感和重要的問題,美方向他重申一貫立場,包括恪守「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並說美方歡迎兩岸在各個領域對話、交流,並期待此一進程持續、穩定發展下去。他表示,「這與我們的想法是一致的」,並感覺到美國各界高度評價台海兩岸的各項進展。
北京對台北的未來動向特別關注,從最近中國大陸來訪的官員與學者提問,可以嗅出大陸最關切的一項問題就是,在美國政治軍事經濟實力重返亞洲之後,台灣在中美之間究竟何去何從?
顯然,北京不僅擔心台北會在中美之間搖擺,甚至選邊,更擔心美國因素會在兩岸之間作梗,甚至美方透過各種手段逼迫台灣就範。
中國大陸的這種顧慮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華府也同樣擔心北京會透過對台北的經濟與市場的吸引力、阻撓美國對台軍售等手段,逐漸讓台灣屈從於大陸的壓力,最後迫訂城下之盟。
兩岸互信嚴重不足
從這個角度來看,王毅有關「台灣問題」的看法就不無商榷餘地。當他表示「中華民族完全有智慧、有能力,透過平等協商,處理好有關台灣的各種問題」時,其實最終目的是想排除美國的介入。只是他也瞭解在兩岸問題上,美國是不可能缺席的。因此,他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然而,從台北的觀點來看,北京顯然有意藉著中美戰略互信的增進,一步一步地切斷台北自美國採購武器的管道,這又如何能讓台灣2 300萬人放心?
事實上,只有中國大陸不再阻撓美國對台軍售,才能讓台灣有信心不斷在「先經後政」與循序漸進的原則下與對岸進行各項談判;唯有如此,兩岸和平發展的關係才會成為中美關係之間的積極因素、合作的因素及增進戰略互信的因素。
針對馬總統是否會在520就職演說釋放積極訊息的問題,王毅表示樂觀其成,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兩岸的互信仍然嚴重不足。北京固然在馬總統在520就職演說釋放積極訊息之前不願在「兩區」問題上鬆口,也無意透露北京會提供台北何種國際空間的安排,或不再阻撓美國對台軍售;台北在北京未鬆口之前,當然也不可能做出進一步的承諾。
高來高去的對話與肢體語言,似乎只會進一步腐蝕兩岸尚未充分建立的互信,而只會增加互疑。更重要的是,只要北京讓台北在安全議題上難以安心及放心,台灣的何去何從將永遠是中國大陸心事之所繫。
(作者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更多兩岸新聞,請見 http://www.want-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