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陸B2C成長迅猛 台商掘金良機
(2012-03-30 14:01: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评 |
2012/03/30 | 旺報
大陸工信部發布《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畫》,決心推動大陸電子商務進入密集創新和快速擴張的新階段。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祕書長姜奇平預估,大陸電子商務有希望在2015到2016年間超越美國。
台灣發展電子商務已超過10年,廠商累積了豐富的實戰經驗,競爭力十足,面對快速成長的大陸市場,政府應盡早與大陸協商,將電子商務納入兩岸ECFA政策優先專案,台商登陸掘金的前景應該十分廣闊。至於多年來懸而未決的經營資格問題,近期已傳出進展。陸委會官員表示,台灣談判團隊將於4月9日前往上海,就包括電子商務市場准入在內的ECFA後續服務貿易協定,與大陸商務部進行新一輪業務溝通。
事實上,兩岸電子商務合作的利好政策正在不斷落實。去年5月福建創建了第一個兩岸合作的「海峽電子商務產業基地」,現有50餘家企業入駐,正在申請成為大陸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
目前登陸的台灣電商企業已達數千家。2006年台灣網勁科技與北京全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結盟,百餘家台灣小店透過與淘寶網、新浪網合作,得以進入大陸電子商務市場,業績因而大幅成長。2011年初兩岸最大電信公司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共同成立電子商務平台,合作進軍網路購物市場。
兩岸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與現狀並不相同,但很大程度上能夠互補。大陸方面,經過近年來資訊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產業後,已呈現飛速發展態勢,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成長驚人。但本土、外資企業競爭十分激烈,都積極謀求對外合作,增強自身實力。
台灣市場儘管較小,但發展時間長,物流、資金、風險控制等方面經驗都更加豐富,更得力於網路普及率高及物流基礎建設完善兩大優勢,台灣電商產業呈現出「小而精」的發展態勢,中小企業經營經驗尤其豐富。
相比於大陸在資本助推下的迅猛發展,台灣電商企業的技術和經營模式都更加細緻與完善,能夠與大陸產生互補合作作用,尤其對大陸中小電商企業更能提供幫助。不過也有業者指出,兩岸電商在合作中的稅制、產品認證、支付方式等方面仍缺乏統一標準,是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台灣電子商務進入大陸市場,有兩個領域值得特別重視,第一,近幾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很多年輕人從事創意工作。採取年輕人熟悉的電子商務模式,將獨創性產品打入大陸龐大的市場,應是不錯的選擇。網路具有「長尾效應」,龐大的大陸市場可能為年輕創意人才創造意想不到的長期收益。新興零售企業競爭力較低,可能面臨門市商店被老牌企業占領而難以進入的困境,以電子商務作為平台,既可以解決通路問題,更可節省許多成本。
第二,隨著前往台灣的大陸遊客日漸增多,遊客回大陸後的「二次採購」也將成為未來台灣電商企業的商機。商品認知度的實際體驗最直接,例如去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陸去台灣旅遊的遊客往往會購買相關紀念品,回大陸後再次購買的可能性也極高,專門針對大陸「回頭客」的電子商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更多兩岸新聞,請見 http://www.want-daily.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