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還給ECFA一個公道

(2012-03-07 21:05:58)
标签:

杂谈

分类: 名家
2012/03/07 | 尹啟銘

2009年2月馬總統宣布要和中國大陸洽簽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後,各種善意的批評、負面的抨擊就未曾中斷,到今天仍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即使是在簽署ECFA之後,反對ECFA的人士仍繼續批判:簽ECFA後會造成大量勞工與白領失業、出口會進一步「傾中」、產業會大舉西進等後果。如今一年多過去了,有了初步歷史性的資料,該是還給ECF A一個公道的時刻!

就業方面,從2010年6月簽署ECFA至今年1月,台灣失業人數從57萬人減為47萬2千人,減少了9萬8千人;就業人數則從1048萬3千人增至 1080萬8千人,增加了32萬5千人,顯示ECFA並未造成台灣勞工大量失業,反而就業情形在改善之中。

對外投資方面,2011年核准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從前一年的146.2 億美元減為143.8億美元,負成長1.7%;核准對中國大陸以外地區投資的金額則從28.2億美元增加至37.0億美元,成長31%。顯示台商並未一窩蜂的只往中國大陸投資。另外,台商外銷訂單海外生產的比重於2010年為50.4%,2011年僅微幅升至50.5%,亦顯示產業並未進一步外移。

至於吸引僑外投資方面,2011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來台投資較2010年成長了30%,金額從38.1億美元增為49.6億美元,顯示ECFA對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有所助益。2011年10月日本東洋經濟周刊在46頁有關台灣的專題報導,就很明確的指出,ECFA有利於日商利用台灣開拓中國大陸的市場機會。

在出口方面,2011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的出口成長率是8.1%,對先進國家出口成長率8.3%,但是對新興市場的出口成長率則是高達 22.1%;大陸(含香港)占台灣出口比重從2010年的41.8%降為40.2% ,顯示我出口市場正朝多元化方向邁進,並未進一步「傾中」。以上種種,均可以佐證,目前應該還給ECFA一個公道的時候。

國際談判的基本原則是以爭取本國利益為優先,加上國際協定的內容可能錯綜複雜,因此國際間協定的談判通常要花上相當長的時間,甚至到了最後無法達成共識,談判只好中止,例如世貿組織(WTO)杜哈回合談判。

舉韓國為例,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談了近2年7個月、韓歐盟 FTA花了近5年5個月、韓印CEPA談了4年9個月、韓星FTA費時2年9個月,足見洽談FTA或經濟合作協定是曠日廢時之舉。

兩岸於2010年6月29日簽署ECFA,並於9月12日正式生效,迄今不過是一年半的時間。繼ECFA之後,台灣和新加坡之間經濟夥伴協定(A STEP)是在2011年初啟動談判,迄今不過一年左右時間,一些社會人士和媒體就迫不及待的批判ASTEP快成芭樂票,要不是本身欠缺對國際事務的瞭解,就是希望政府不顧國家利益匆忙簽個協定來交差了事。

2011年9月台日簽署了具重大意義的投資協議;10月25日,台紐共同宣布就洽簽經濟合作協定(ECA)展開可行性研究。換言之,洽簽雙邊經濟合作協定的工作已經循序漸進的推展開來。經由雙邊協定的洽簽累積開放、自由化的能量,我國將來才有能力進一步參加類似跨太平洋戰略夥伴協定(TPP)區域經濟的整合。

(作者為經建會主委) 更多两岸相关讯息请见http://www.want-dai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