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評》聚同與化異

(2012-02-17 09:18:54)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评
2012/02/17 | 旺報

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表示,兩岸應在「求同存異」基礎上,進一步「聚同化異、增進互信」。兩岸關係極為複雜,「聚同化異」看是一個詞,其實應該分兩步思考。

春節後中華文化總會與對岸共同編寫的「中華語文知識庫」在兩岸同步上線,會長劉兆玄形容,這是秦代以降,漢字再一次「書同文」。同一時間,台大舉辦了「東亞儒學」研習營,匯聚兩岸和日韓儒家文化圈青年學者共同研討現代儒學,東亞的共同文化資產再次獲得重視。儒學與文化確實是兩岸最大之「同」,值得在共同的基礎上繼續「聚同」。

不過,不容否認,現實上,兩岸社會仍然存在巨大的差異性。退役空軍上將夏瀛洲在西安事變研討會上的談話,就是因為挑動了兩岸最敏感的「異」:史觀差異,而引起重大爭議,不僅民進黨聲稱要取消他的退休俸給,總統府也正式批評他的言行。他談兩岸軍隊之「同」,卻忽略了兩岸仍然存在的史觀差異,與「化異」的必要,當然引起劇烈批評。

兩岸史觀的差異,涉及大陸對中華民國的態度,這一步並不容易跨越,但必須跨越,否則無從「聚同」。「化異」就要化解矛盾、溝通歧見,看到彼此的不同,卻願意發諸誠懇和善意來彌平,碰撞後的妥協更為堅實。希望夏瀛洲事件可以成為兩岸「化異」行動的開始。

期待兩岸領導人就史觀差異,立即開始「化異」。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