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社會應能自我更新
(2012-02-10 09:00: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评 |
2012/02/10 | 旺報
藝人Makiyo的日籍友人友寄隆輝毆傷計程車司機事件引發公憤,M akiyo及同行的丫子、湘瑩遭到網友強力抵制,網路上迅速集結近80 個反Ma網站的80萬人次大軍,對臉書上的「Ma友友」進行掃蕩。
回顧這起事件的發展過程,可以感受到社會力量的強大作用。使得施暴者在第一時間曝光的,是另一位楊姓計程車司機,他路見不平,就尾隨施暴者,並用行車記錄器錄下所有過程。
而在毆傷司機案爆發當初,Makiyo一開始危機處理,是委任知名律師彭郁欣代發出聲明稿,「若事情圓滿解決,就不會對司機提告。」反而引發網友更加憤慨,令事件越鬧越大,最後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彭郁欣律師終止委任合約。
在對岸,網路更成為民間抵制為富不仁、名人惡行的利器。2011年 6月間爆發的郭美美事件最具代表性,透過網路力,最後郭美美個人及紅十字會的公益形象都受到重傷。
Makiyo及郭美美事件顯示,兩岸網友透過網路挖掘真相伸張正義,已形成巨大的社會力。網路力能夠推動社會的自我更新,值得政府與社會珍惜。
前一篇:《社評》兩岸攜手漫步文化雲端
后一篇:《投書》連戰比兩會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