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台灣旺報言論部
台灣旺報言論部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737
  • 关注人气:1,1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評》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因應美韓FTA

(2011-10-21 12:20:37)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评
2011/10/21 | 旺報

 

美國與南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幾經波折,12日終於經美國國會審查通過,俟南韓國會批准後,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這是繼今年7月歐盟與南韓FTA生效後,南韓積極推展自由貿易的另一重大突破。南韓是台灣的主要出口競爭對手,美韓、歐韓FTA對台灣將造成多大衝擊?南韓是否會加速和中國大陸洽簽FTA,從而抵銷台灣和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形成的局部優勢?兩岸可以如何加強合作在國際市場共抗韓流?

 

近年南韓積極對外洽簽FTA,以經濟全面自由化促進貿易增長,美韓、歐韓FTA皆為高度自由化的貿易協定,在3至5年內97%貨品關稅降為零,促進貿易的效果尤為可觀。美、歐是台灣第3及第4大貿易夥伴,相較於南韓貨品在美、歐市場可以享受零關稅,台灣貨品仍須課徵 5至10%關稅,競爭劣勢不言而喻。據經濟部估計,美韓FTA影響台灣出口的金額達新台幣3500元,歐韓FTA影響金額1500億元,受衝擊產業涵蓋塑膠、紡織、石化、機械、金屬製品、大尺寸面板等,影響可觀。如再考慮近期韓元貶值幅度超過新台幣的因素,對出口衝擊更為擴大。

 

台灣要抵銷南韓貨品在美、歐市場的優勢,就必須分別和美國及歐盟洽簽FTA,但是,目前卻有兩大阻力:一是台灣內部迄今未做好貿易全面自由化的準備;二是大陸對台灣與其他國家洽簽FTA設下的障礙。這兩項因素短期內很難有突破的可能性。

 

在和重要貿易夥伴洽簽FTA上,台灣唯一領先南韓的是和大陸完成 ECFA的簽署,早收清單涵蓋的優惠關稅貨品已自今年開始實施,有助擴大該等貨品在大陸的市占率。不過,南韓的企圖心讓人敬畏,在完成美韓FTA後,很有可能以和中國大陸簽署FTA作為下一個最重要目標。事實上,在2006年中韓雙方已觸及洽簽FTA事宜,大陸為主導亞洲區域經濟整合,更展現積極意願和主動性,反倒是當時南韓政府認為不急。現在南韓策略已經改變,兩岸ECFA更刺激南韓加速行動,目前中韓雙方已就FTA展開可行性研究,相較於ECFA後續協商的明顯放慢,南韓急起直追能不令人憂慮?不過,南韓也有限制因素,特別是在區域安全上,南韓和美國、日本是盟友,不能不考慮美國及日本政府的態度。尤其,美國己楬櫫「重返亞洲」政策,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發展難免產生牽制作用。

 

從兩岸關係及國際經濟戰略的角度,加速建成兩岸自由貿易區及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無疑是台灣和大陸因應南韓日益強大的競爭壓力的最佳策略。台灣產業鏈橫跨兩岸進行產業分工,透過ECFA,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降低南韓和台灣主要貿易夥伴簽署FTA的衝擊。

 

再者,台灣和大陸產業共同面對韓國產業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的強勢競爭,若能利用優勢互補的絕佳條件,進行水平或垂直的整合分工,必能大幅提升和南韓產業抗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台灣和大陸具有共同的經濟利益及體現和平發展願景的一致目標,兩岸產業進行策略性聯盟是發揮經濟戰略優勢的最有效途徑。

 

有鑑於此,政府應該拋開選舉因素的羈絆,以堅定的意志,積極落實推動ECFA的後續協商,盡速為建成兩岸自由貿易區完成路徑圖的規畫。另一方面,政府也應積極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從經濟戰略觀點,擇取策略性產業進行合作,鼓勵兩岸企業結成策略聯盟。第7次江陳會已針對台灣六大新興產業和大陸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交換意見,建立共識。這是很務實、也很重要的課題,有待雙方更進一步的努力,讓其及早開花結果。

 

最後,兩岸須體認全球經濟禍福榮枯相倚的道理,共同承擔起促進自由貿易的責任,大陸亦應給予台灣對外洽簽FTA的更大空間,讓兩岸合作能夠和國際合作相輔相成,共生共榮。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