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會研究所》那個年代打的牌

(2011-10-14 06:08:5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论
2011/10/14 | 黃筱玉/自由撰稿人

 

一個倒霉鬼一早出去幫新婚太太買米,一不小心就從軍了,接著又不小心渡海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這包米一買就買了40年。而嬌滴滴的新娘,再見面已是別人的老娘,自己也從新兵變成老兵。

 

這40年當中,每天都有人信心喊話,很快就能反攻大陸回到家鄉了,統治者營造出一種氛圍讓人民對他心悅誠服,老兵到死都相信一定能反攻大陸,回家鄉跟失散的家人團聚。

 

但在台灣土生土長沒有親戚在大陸,更沒有經歷過這段歷史的我,也曾經相信總有一天可以反攻大陸回到祖國,可是「回祖國」對我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相較台灣打「返鄉牌」,對岸打的是「解放牌」。一張1950年的宣傳海報透露出一點端倪,一個紮著紅領巾的圓潤小女孩拿著一幅畫,畫中有一個一臉受虐兒衰相的小女孩,並以香蕉樹為背景代表台灣,透過這種宣傳對人民洗腦,讓大家解放可憐的台灣同胞。

 

在過去專制的時空,兩岸人民或許真的曾經各自活在「水深火熱」中,可是卻很有佛心的以解救對岸同胞為己任,也許幻想著解救比自己更苦的族群,在悲苦的生活中才能得到救贖。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