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陸人看台灣》閩南語拉近兩岸鄉情

(2011-05-10 06:52:1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两岸交流小故事

 2011/05/10 | 楊靜濤/廈門

 

我是個60歲的老人,從小生活在海防前線的廈門,當時台灣和金門被視為禁區,兩岸是「你死我活」的關係。自從改革開放後,兩岸關係逐漸好轉,雙方都在釋放善意,台灣同胞可以到大陸探親。跨入新世紀後,兩岸關係越來越好,大陸人也可以到台灣旅遊了。

我曾2次以探奇的心情遊覽台灣,首次踏上金門水頭碼頭時,興奮莫名,心想終於到了曾經是「敵占島嶼」的金門。之後來到了台北,心情更加激動,還掐掐自己的肉,看看是不是在做夢。

以台語辨在地外來

2008年1月29日,我第一次到台灣旅遊。在澎湖時,女導遊用閩南語介紹自己的名字叫「齊亞」,還說別人經常開她的玩笑,說她是梭子蟹(梭子蟹在閩南語的發音近似齊亞)。閩南鄉音頓時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也讓首次出遠門的我,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在澎湖,不管是馬公市,或是其他小島的居民,都講閩南語。馬公一家食品店的店員對我說:「你問路時要問那些會講台語的,如果遇到不是講台語的,那肯定是外地遊客。」

那時,我的數位相機沒電了,又忘記帶充電器,傍晚到店名是「良友」的照相館充電。老闆聽說我是廈門來的遊客,便說他的父親是福建惠安人,吃地瓜長大的,他的母親是澎湖人,一家都說閩南語,知道我會說閩南語,非常高興。他得知第2天清早我要去他店裡拿電池時,叫我不要去,因為路遠海風又刺骨,當晚他騎摩托車將充好的電池送到吉美度假村給我,讓我非常感動。

湄洲進香神緣相同

隔年我再次來台旅遊,在台北松山機場聽到許多台灣人講閩南語,其中一位是到大陸湄洲媽祖廟進香回台的台北市民,他身上背著媽祖神像,引起我的好奇,用閩南語說要為他照相,可能是鄉音讓他一見如故,便爽朗地答應了,並且擺了個端正的姿勢。

台北市民到大陸湄洲媽祖廟進香,可見兩岸真是「神緣相同」!

到南投日月潭時,印象比較深的是鼎鼎有名、台灣電視記者曾採訪過的賣茶葉蛋的阿婆,7、80歲的老太婆在熱氣騰騰的茶葉蛋鍋灶前忙碌著,茶葉蛋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讓我想起廈門街頭也有賣茶葉蛋。台灣與閩南的「食緣也是相同」。

一位知道我們這團都會講閩南語的高姓導遊說,看到你們就有種親切感。他說,大多數台灣人講閩南語,我的先輩也來自福建,我們算是半個老鄉了。閒談時,他還半開玩笑地叫我在廈門為他的兒子介紹個廈門姑娘當老婆。

晚上在北投逛街時,鞋店店員聽我們的口音說我們是台灣南部人,而在南投埔里和台南的夜市,賣衣服攤販卻以為我們是台北人,他們都沒想到我們是大陸人。在高雄夢時代百貨公司前,我還聽到幾位高雄市民說:「他們是從大陸來的,還會講台語喔!」他們把閩南語當成「台語」。其實「台語」的母親就是「閩南語」。

金門廈門 門對門

事實上,金門絕大多數的居民都是講帶有「同安腔」的廈門話,有個金門商店的老闆對我們說,「金門與廈門門對門,語言相通,風俗相同,不少人還有聯姻關係,金門與廈門早就是一家人了。」我們參觀莒光樓時,幾位金門婦女和我聊了半個多小時,有趣的是我們的腔調都帶有閩南的地瓜音,一聽就特別親切,還邀請我去她們家做客。她們還說,很多金門人都在廈門買房子,輪流在金門和廈門居住,來去非常自由、方便。

據統計,台灣有80%的居民說閩南語。我和先生2次到台灣旅遊,因會講閩南語,感覺如魚得水,不像是到陌生地方旅遊。我們在台灣的大街小巷、鄉鎮市集參觀、購物,與台灣同胞用閩南語交談,在同文同種同語言中找到親切感。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旺報 http://www.want-dai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