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协加四 北京应有善意
(2009-12-21 16:55:17)
标签:
政治军事东协以外交马英九北京杂谈 |
分类: 社评 |
台北能否加入东协贸易协定,关键在于北京的态度。在通往“东协加四”的道路上,北京是必经之途。以北京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使个眼色即可使台湾难有立锥之地。除非北京首肯,否则不但“东协加四”不可能,就连只欠临门一脚的台新(新加坡)FTA也不会成。
马来西亚前外交部长丹斯里赛哈密说:台湾若想改善跟东协的关系,首先必须改善两岸关系。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就事论事,东协碍于北京老大哥的面子,几乎不可能有不一样的表态。台北若真想达成“东协加四”,终须及早与北京协商。
东协加三是以主权国家间的关系为基础,但台北现阶段的要求是与东协洽签贸易协定,这并不直接涉及主权与安全课题。以务实名义签订的各种双边及多边贸易协定,包括台湾已经加入的WTO,皆不涉及最为敏感的主权争议,但却攸关台湾的经济生存与发展。相对于外交休兵和WHA观察员,经贸层面的台新FTA及“东协加四”显然更不具政治性。
既然北京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如此钜大,也早知台北渴望达成“东协加四”目标,又为何迟迟未能主动展现大度?过去,北京以外交强力封锁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包括经济活动空间,其主要理由是为了围堵台独。但马政府既不搞台独,且致力于两岸和平发展。那么,为何北京仍未能展现“惟仁者能以大事小”的王道风范,主动协助台北参与东亚经济整合?
北京担心的似乎是:在缺乏政治保证的情况下,要是给予台北更多的国际活动空间,后者会不会因政党轮替而被利用为搞台独的工具?恰恰好,岛内也有部分急统派论者表示:除非马英九上政治谈判桌,否则连“东协加四”这点和平红利也给不得;再由于民进党不无可能重新执政,那更千万给不得了!
如果北京听信了这类不利于和平发展的主张,而持续以外交强力阻挡台湾的区域经济参与,甚至以此逼迫马英九上政治谈判桌,那很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助长了台独势力。质言之,若要使岛内支持和平发展的舆论更具影响力,北京恐怕得主动释出更大的善意与和平红利,尤其必须改变目前“以外交强力进行经济围堵”的非王道手段。否则,台湾沦为“亚细亚的经济孤儿”的主要责任者,终将被指认为是北京。
马政府执政已近两年,“东协加四”仍未被提上两岸协商议程。眼看东协加一、东协加三即将启动,此事已不宜再拖。而如北京有容乃大、展现王道,“东协加四”将是两岸和平发展更上层楼的重要指标。
前一篇:领导的电话学和广厦心
后一篇:和平共处法可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