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生之道:淡泊明志养生法

(2009-06-27 13:46:09)
标签:

宗教

养生之道

灯芯

戒子书

杂谈

分类: 杂谈
道教养生学的要义就在于主体顺应客体的规律。现代有人认为,淡泊养生也属道教养生的组成部分。
  诸葛亮在《戒子书》中谈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淡泊明志”可使人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志远”可让人胸襟开阔,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
  七情是对情感活动的总结,七情调摄得当,人体身心健泰;七情太过,是致病之源。备受历代
养生学家推崇的“致虚极,守净笃”是老子主张的养生思想,能诠释上述养生境界。庄子认为,大地生我,最终是要归纳我的。人本来“无”,到了还要归于“无”。生要活得潇洒自在,不追逐名利,不为物欲所累;老了应坦荡地回归自然。这样就能凡事看得开,无忧生忧死之虑。唐代名医孙思邈极注重修心养性,他将人体的精、气、神喻为灯油,人的生命犹如灯光。若灯芯用大炷,油易尽,灯易灭,若灯芯用小炷,则油有余,灯难熄。生命如灯,精、气、神是“生命之油”,只要注重修心养性,淡泊处世,顺其自然,“生命之油”便消耗得慢,生命自可延长。
  人生旅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应在顺境时保持平和心,逆境时注重平常心。所以,活得
健康需要淡泊宁静的心态,工作时以入世的心态积极认真拼搏,休息时以出世的心态把一切都放下,让心境处于一种淡泊自然状态。据调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都相当艰苦,但他们的寿命都很长,因为他们的情绪始终是愉悦的、恬淡虚无的。
  淡泊集气质、修养、智慧、境界于一体,须自我修炼,去除一切私心杂念,返朴归真,简朴、淡泊、宁静,不被物欲所累,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积极的、无私的奉献,使生命之光得到进一步升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