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俩红草根儿
俩红草根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0
  • 关注人气: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兄说梦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逐回解读)

(2018-02-28 09:50:28)
标签:

红学

红楼梦

弘皙

曹雪芹

文化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回前墨:“美人用别号,亦新奇花样,且韵且雅,呼去觉满口生香。起社出自探春意,作者已伏下回‘兴利除弊’之文也。”看过后文“探春持家”,便知是影射雍正初登大宝推行一系列新政。作者将看似不相干的两回牵扯在一起,可见“起诗社”与“兴利除弊”同样关系到国计民生。今解真情,“秋爽斋偶结海棠社”隐含两层意思:一层,是隐含雍正七年首创军政中枢军机处;另一层,是隐说曹王妃在雍正十三年五月喜生双子。

首先,文中特写探春差翠墨送花笺给宝玉(弘皙),商确起诗社一事。“姊妹”们都在大观园,什么事不可当面讲,为何偏偏“书信往两”呢?看来这“书信”应该对应“奏折”才对。书中交代:宝玉说:“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妹妹去的,可好些了,你偏走来。”翠墨道:“姑娘好了,今儿也不吃药了,不过是凉着一点儿。”难道这探春也是“药罐子”不成?不对。应该是“药王”。雍正中期身体一直不佳,故而有“修道炼丹”一说。看来“今儿也不吃药了”应是作者对探春真身是雍正的点醒之笔。正所谓“美人用别号”,在起雅号的过程中,作者又将雍正帝幻身为宝玉:“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对应清史雍正“天下第一闲人”的记载。

这样一来,弘皙仍以宝钗、黛玉出现在所谓“诗社”中。宝玉将所谓诗社称为“正经大事”,李纨又称:“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李纨雅号为“稻香老农”,又自称“序齿我大”。从背面看,这里的李纨应该隐指十三阿哥胤祥。清史记载这位“老农”曾经负责“直隶营田”,将南方水稻北引而营造水田。

清史记载,雍正七年对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用兵,设立军机处。六月,雍正发出上谕:“两路军机,朕筹算者久矣。其军需一应事宜,交与怡亲王、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密为办理。”这时军机房正式建立,胤祥、张廷玉、蒋廷锡主持军机要务。但是,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清史还记载张廷玉在乾隆年间自陈履历,备言历任各种官职和世爵,以及临时性的差使,惟独没有提到担任军机大臣的事。乾隆五十年前后纂修成功的《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等官书,竟没有把军机处作为正式衙署看待。如今看来,应该是乾隆修改历史时把军机大臣“弘皙”修成了“张廷玉”。这一点从清史不见弘皙为军机大臣足可说明。

正因弘皙历史被泯灭,在“偶结海棠社”中,作者对雍正创立军机处进行了幻笔补记。来看书中“起社”所提七人,“把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后:李纨自称“稻香老农”,实为胤祥;探春称“秋爽居士”,又称“蕉下客”,两个雅号隐指雍正帝;黛玉称“潇湘妃子”实为弘皙;宝钗称“蘅芜君”亦指弘皙;宝玉称“无事忙”,又称“绛洞花王”,又有“富贵闲人”,也隐指雍正帝。书中写李纨作评,迎春、惜春懒于诗词,就只探春(指雍正)、宝钗(指弘皙)、黛玉(指弘皙)、宝玉(指雍正)作诗四首。最后总评便是弘皙所作两首难分高下。从背面来看,这是在隐说创建军机处时军机处运行机制章程等事项大多是弘皙拟定的。

再看书中让人看了“直欲喷饭”的“荒唐”记述:宝玉收到“花笺”后又收一“字帖”: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

前文有贾芸十八岁时认宝玉为父亲的记述,真情应该是弘皙在胤礽被废黜太子后投身到雍亲王府,弘皙称胤稹为父亲应该属过继关系。雍正继位后,弘皙虽属“宗侄”,实际已成“皇子”,清史亦见弘皙称雍正“皇父”的记载。此回贾芸特别弄了“两盆白海棠”给父亲大人隐含何情呢?从“海棠社”的开社时间上分析,特别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这便让人联想到“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这句俗语。为什么偏偏选定这两个皆向后错一日的日子呢?一来应该对应男女双生(偶结),二来说明生不逢时。因为正是给两个孩子作“百岁儿”时雍正被刺,造成“天塌地陷”。

书中有两段映射新生儿降生的描述:第一段,写袭人打发送海棠花的两个婆子。用六钱银子与三百钱赏钱的悬殊差别,来隐说这两个婆子就是接生婆,从而说明送来的两盆海棠花实际是双生子。第二段,写袭人特用那“玛瑙碟子”,隐说将所生世子记入清宗室《玉牒》。又用报喜用的“红菱”与“鸡头”,来隐说所生是龙凤双胞胎。

曹王妃喜生双子,弘皙向皇父报喜,宫中曹太妃等又有何表现呢?作为补记家史重要一环,作者自然要表白一番。于是,借“联珠瓶”与“赏桂”来细述真情:“提起瓶来,我又想起笑话。我们宝二爷说声孝心一动,也孝敬到二十分。因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原是自己要插瓶的,忽然想起来说,这是自己园里的才开的新鲜花,不敢自己先玩,巴巴的把那一对瓶拿下来,亲自灌水插好了,叫个人拿着,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又进一瓶与太太。谁知他孝心一动,连跟的人都得了福了。正巧那日是我拿去的,老太太见了这样,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也想的到。别人还只报怨我疼他。’你们知道,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竟叫人拿几百钱给我,说我可怜见的,生的单柔。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难得这个脸面。及至到了太太那里,太太正和二奶奶、赵姨奶奶、周姨奶奶好些人翻箱子,找太太当日年轻的颜色衣服裳,不知给哪一个。一见了,连衣裳也不找了,且看花儿。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宝玉又是怎么孝敬,又是怎样知好歹,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当着众人,太太自为又增了光,堵了众人的嘴,太太越发喜欢了,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

别嫌絮叨,还有呢!话题引到袭人这“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上。“哈巴狗”可是北京名狗,为何这样“骂的巧”呢?当然与袭人“渐入金屋”有关了。“少轻狂罢。你们谁取了碟子来是正经。”又在映射那《玉牒》。“那瓶得空儿也该收了。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以,赵姨奶奶一伙儿的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看来赵姨娘一伙儿真不是好东西,起黑心是早晚的事儿。

要说曹家女儿“榴花开处照宫闱”,自然要请娘家人来贺喜的。于是,“诗客”湘云(曹雪芹)来后即作诗两首,亦对生子之情有所泄漏。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其二: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两首含情诗前后有别,前首有蓝田玉,明看为上等玉,若对应清宗室《玉牒》来讲,被革除宗室裁撤玉带的方记入“蓝档”,表明所生双子后来被删除。后一首则直言悲荒凄楚之情,与著书人后来“瓦灶绳床”相对应。

湘云以“诗客”面目出现,并要开诗社做东,特写宝钗(弘皙)办理:“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顽意儿(与前面诗社“正经大事”对看),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然后表述宝钗张罗“螃蟹宴”,请老太太、太太“赏桂花”(看视新生婴儿)。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题目一个虚字,一个实字。所谓共拟十二首,便应在金陵十二钗上。不过,按作者一击两鸣之法,此回后写众人作菊花诗,其场景看似为圆明园内众人开诗社之景,然从深层分析,还应隐含弘皙归隐石臼坨后,诸亲友到这藏身修书的荒岛探望,众人相聚,拟题饮酒作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