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红楼真梦 智破清宫疑案(红楼索梦52)

标签:
红学弘皙曹雪芹红楼梦石头记 |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回前墨:“此回亦有本而笔,非泛泛之笔也。只看他题纲用‘尴尬’二字于邢夫人,可知包藏含蓄,文字之中奠能量也。”作者从无浪费笔墨之文,更何况将“尴尬事”与“鸳鸯偶”结合在一起来记述,让人联想雍正继位无传位诏书。
雍正夺嫡继位,虽然弘皙“全大体”不与“皇父”计较,但众阿哥可是表现出了强烈不满。加上康熙传位诏书不在雍正手上,万一有人冒死拿出来,雍正可就不只是尴尬了。“鸳鸯女拒绝鸳鸯偶”,是作者将康熙传位密诏幻身为“金鸳鸯”,诏书很可能在宫中“老祖宗”处,故有“金鸳鸯”誓死不从。有人会问,康熙传位诏书汉文本究竟是在江南曹家还是在宫中曹太妃手里呢?书中有线索都将汉文诏书密藏地指向江南曹家,如江南曹家一次被抄有“江南召祸之实病”,作者自称“停机得”(见《一缄书札藏何事》“可叹停机德与江南曹家一此被抄”)。雍正查抄江南曹家后,曾公布过康熙传位诏书汉文本。
康熙会将传位诏书藏到江南曹家?死盯这一问题就是钻牛角尖儿。“通灵宝玉”本就是作者幻笔传情之物――巨石幻变成扇坠;英莲改称香菱;尤氏姐妹一对尤物;丫鬟金鸳鸯;养生堂秦氏姐弟。江南曹家曾因“暗中转移家产”而获罪,究竟是何“家产”?是康熙御笔朱批还是传位密诏?总归与康熙传位诏书有关。
江南曹家是谜书唯一明露的线头,正所谓千里伏线,从曹雪芹到江南曹家,从江宁织造到康熙对曹家皇恩浩荡,最后才会发现原来曹家在宫中还有个“老祖宗”坐镇!回顾清朝史,先有“老祖宗”孝庄太后,把持朝政,把几代家下女儿拽进皇宫来“坐镇”;后又出了个“老佛爷”慈禧太后,功过自不用评说,虽是“垂帘听政”,也与女皇差不了多少。那么,“老祖宗”曹太后又如何呢?作者在书中重点补记了曹太后被泯灭的历史(见《一缄书札藏何事》“史氏太君之谜”)。因此说,曹家有康熙密诏是可以肯定的,要说传位密诏,在曹家进宫的“老祖宗”处才对。
称贾赦欲纳老太太身边的鸳鸯为尴尬事,按理说并没什么可尴尬的,不就是一丫鬟吗!细看却并不那么简单:“你知道你老爷跟前竟没有个可靠的人,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些人牙子家出来的不干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家,三日两日,又要禽鬼吊猴的。因满府里要挑一个家生女儿收了,又没个好的;不是模样儿不好,就是性子不好,有了这个好处,没了那个好处。因此冷眼选了半年,这些女孩子里头,就只你是个尖儿。模样儿,行事作人,温柔可靠,一概是齐全的。意思要和老太太讨了你去,收在屋里。你比不得外头新买的,你这一进去了,进门就开了脸,就封你姨娘,又体面,又尊贵。你又是个要强的人,俗语说的,‘金子终得金子换’,谁知竟被老爷看重了你。如今这一来,你可遂了素日志大心高的愿了,也堵一堵那些嫌你的人的嘴。跟了我回老太太去!”
先说贾赦。按作者用多个人物来表现一个真实原型笔法看,这尴尬人贾赦就是雍正替身。书中人物本身就是“假设”,偏又巧在谐音上。来看尴尬人做出何尴尬事。胤禛刚接过大清国最高权杖,需他操心的军国大事千头万绪。可他掌握最高权力后急者要办的头等大事,却是收缴老皇帝玄烨留下的谕旨和朱批。他解释道:皇父诸旨今若不收,不肖之徒有皇父谕旨,妄行指称,为生事证据,有关皇父之至治,其一概封禁。胤禛还下令篡改、消毁其他大量文献档案。自然,谁肯留下“篡国”罪名呢?不过,要以正视听,就得拿出康熙秘密立储的传位诏书。
于是,尴尬人方做出尴尬事来:贾赦向金文翔(借机取名)怒道:“我这话吿诉你,叫你女人与他说去,就说我的话: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果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心。我要他不来,此后谁还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作个正头夫妻去。叫他想想,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人,我就服了他!若不然时,叫他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他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他,他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
听起来倒像是个昏君。不过,哪一个皇帝不是这等口气?动不动就让人小心吃饭的家什,尴尬昏了头。
再说金鸳鸯。要说老爷要娶丫鬟,有十个鸳鸯也成偶了,根本谈不上尴尬一说。然这金鸳鸯可不是一般丫鬟:“他爹的名字叫金彩(脂批:姓金名彩,由‘鸳鸯’二字化出,因为而生文也。)两口子都在南京看房子,从不大上京。他哥哥金文翔(脂批:更妙!)现在是老太太那边的买办。”看金鸳鸯与秦可卿出身,可见皆由康熙秘密立储诏书幻身而来。康熙传位秘诏分满汉两份,雍正帝即位时宣读的诏书是满文诏,当时就有御史官汤保等人对未宣读汉文诏书提出质疑,站出来参奏宣讲遗诏的鸿胪寺官员,指责他们不公布汉文诏书。如今看来,雍正即位所用诏书,应是隆科多“大展幻术”出来的。
金鸳鸯态度十分明确:“因为不依,刚才大老爷越性说我恋着宝玉,不然要等着往外聘,我到天上,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终久要报仇。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若有造化,我死在老太太之先;若没造化,该讨吃的命,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若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在这里!”此话应该是表明了弘皙当时的态度。
说鸳鸯隐指秘诏,回末用凤姐儿一言道破天机:“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此言把老皇帝康熙注重嫡长制,欲传位嫡孙暗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