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索梦----通篇解读红楼梦真事隐情(连载48)
(2014-03-26 08:57:00)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回前墨:“此回栊翠品茶,怡红遇劫,盖妙玉虽以清净无为自守,而怪洁之癖未免有过――老妪只污得一杯,见而勿用。岂似玉兄,日享洪福竟至无以复加而不自知?故老妪眠其床,卧其席,酒屁熏其屋,却被袭人遮过,则仍用其床其席其屋。亦作者特为‘转眼不知身后事’写来作戒。纨绔公子可不慎哉!”从“转眼不知身后事”可见真故事中要死人了。
紧接上回“鸿门宴”,刘姥姥“定要吃遍一套方使得”。看那十个“竹根套杯”也不知什么刑具,倒像是夹棍。再看所谓“茄子”,虽说用了许多配料来遮掩,到最后还是落在“杯子是什么木头”上来,可见著书人是用“茄”为多音字,来提示所谓杯子就是“夹棍”的夹子。“你瞧刘姥姥的样子”。惯于点情说事的黛玉(幻身)讽刺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什么意思?应该是雍正在刺客酷刑之下屈服了。刘姥姥一一的领会:“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特写众人不解此言,刘姥姥又补道:“那廊下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这不明显在说“乌鸡变凤凰”了吗?
正是。刺客劫持雍正目的就是要让乌鸡变凤凰。作者在回前墨提醒“怡红遇劫”,上回又有到“两个玉儿”处闹去一说,都是针对传位诏书上要用印绶所作的文章。文中特别夹写了一段巧姐和板儿交换柚子与佛手的情节,并有脂批:“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泄漏,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过去有索隐者认为这里一段巧姐与板儿的交换,影射二人将来的姻缘。未免太简单化了,二人真身不定位,怎可谈及姻缘二字呢?况书中的“姻缘”本就隐含深刻,绝不可因一字两句便给二人做起大媒来。再说“香橼”被板儿“当球踢着玩”可大有讲究。这里刘姥姥真身为雍正,试想这板儿真身是谁?当然是“乌鸡变凤凰”的冷子弘历,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风流天子乾隆。
品茶栊翠庵中妙玉作为弘皙替身,其惊世骇俗的茶艺茶具都将真故事引向皇家内院――军机处。作者为了隐述栊翠庵是军机处,作了如下两笔交代:一是贾母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很知趣,道:“我们才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可见作者不仅是为了“卖弄”那些“古玩奇珍”,还用贾母不进禅堂说明这里是军机重地,喝酒吃肉是作者用来推脱遮掩。二是众人离开栊翠庵后,宝玉特别交代:“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看似仍在表现“洁癖”,实则泄露天机。“小幺儿”是军机处特设的勤务人员。军政中枢军机处雍正首创,作为机要重地,勤杂人员特选十五岁左右不识字男童,称小幺儿。
都知道妙玉有洁癖,此洁癖与弘皙另一替身黛玉“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不要他”异曲同工。不过,书中对妙玉洁癖却有两笔截然相反的表述。一笔是妙玉与宝玉同用绿玉斗喝茶。这一“荒唐”举动只可用真故事来解释:妙玉真身为弘皙,宝玉真身为曹王妃,“二玉”是夫妻,当然没必要洁癖了。另一笔是成窑小盖钟被刘姥姥用了一下便弃之不用,以借给穷婆子度日为由给了刘姥姥。这一洁癖与黛玉那句遥相呼应,因为这刘姥姥真身原型是雍正帝。
一段栊翠庵品茶,说明雍正被劫妥协后来取传国玉玺。作为妙玉来讲,自然有弘皙替身的一面,同时也有映射传国玉玺的一面。所谓“成窑五彩小盖盅”,也可视作传国玉玺。
刺客劫持雍正目的已经达到,下面该是怎样处理后事了:一行人来到“省亲别墅”,刘姥姥见到“迎面一个女孩儿”,又见到他“亲家母”,还道出了心理话儿:“你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去,亏你找我来。那一位姑娘带你进来的?”回想冯紫英与冯唐铁网山打围一节,那里是父子二人参与刺杀雍正,这里又写女眷们,究竟是些什么人参与了刺杀行动呢?应该是男女老少齐上阵,还都是雍正的“儿女亲家”马氏族人。当然,还应该有“赵姨娘”家里人――“赵侍郎”。必竟这“弑君”大案是婆媳两家密谋的,到时候要平分天下的。
“省亲别墅”中“丛绿堂”及“西洋机括”,应该与圆明园西洋迷宫相对应。将刘姥姥趣称“母蝗虫”,还用“劫遇母蝗虫”作回目,看似刘姥姥来荣府一番“携蝗大嚼图”,实际上却是以刘姥姥为雍正帝的替身,来隐述雍正皇帝遇刺的情节,从而给看官亮明谁是真正的杀人凶手。那被“携”的皇子弘历(板儿),虽然得到了皇权,却是以“弑君杀父”换来的。自然,最后下手的不可能是弘历,一定是他岳丈马家人等下的杀手――专管刨宰的多混虫马二。可这一切都是为了弘历登上皇帝宝座,难道他就不愧疚吗?出于人之常情,看他还是“板儿没了他姥姥,急的哭了”。
在清朝知情画家孙温《红楼梦》画册“赵姨娘问计马道婆,戏彩霞贾环烫宝玉”中,有这样一幅对联挂在画面的墙上:“筠馆绿侵儒子榻,药榈红映邺侯书。”其中前一句说明是在绿色的馆舍遭到侵害。“风月宝鉴”一回又有脂批:“好知青家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佐证雍正被刺杀地就是作者刻意介绍的“丛绿堂”。
最后,刘姥姥醉酒闯进怡红院,“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应该是雍正已经被刺客杀害了。按情形分析,丫鬟袭人在宝玉处看见这个“扎手舞脚仰卧在床上”的刘姥姥,应该不是雍正死后的尸身,而是雍正帝衣服之类的物件,也就是刺客为了“把他俩都绝了”用来栽赃陷害弘皙的物证(前文曾交代给刘姥姥洗澡换衣服)。其中“酒屁臭气满屋”与贾瑞头上“一净桶尿粪”异曲同工,都隐含栽赃之意。
书中交待:众人不见刘姥姥,四处搜寻不见,袭人心下琢磨:“定是他醉了,迷了路,顺着这一条路往我们后院子去了。若进了花障子到后房门进去,虽然碰头,还有小丫头们知道;若不进花障子,再往西南上去,若绕出去还好,若绕不出去,可够他绕回子好的。我且瞧瞧去。”袭人可是有心计的,书中有劝宝玉的描写,亦提出“无事常防有事”被王夫人爱称“我的儿”。可见袭人对皇家内幕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回来的袭人途中便觉出不对劲儿了:“谁知那几个房子里小丫头已偷空顽去了。”这便给刺客栽赃以可乘之机。记得前文写宝钗一家住进梨香院处,梨香院东南有角门可通大观园王夫人处。说明弘皙所住军机大臣府邸与圆明园紧挨着,并且有路径可通。后文亦露出宝钗(弘皙)曾命人将这小门加锁,以防不测。不过,若是管事儿的内务府总管“二马”打开此门,并将雍正的衣物饰品栽赃到弘皙处,那可就防不胜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