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244)
(2012-05-07 09:14:20)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再就是宝钗称王夫人为“亲姨娘”。这王夫人原型为雍正齐妃李氏,薛姨妈原型为胤礽侧福晋李氏,二人都是苏州织造李煦女儿――“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找金陵王”。弘皙生母为太子妃曹氏(清史记为石氏),可能是在弘皙七八岁时去世。故而这薛姨妈应该是弘皙的姨娘――继母。
据清史料载:雍正帝孝敬皇后那拉氏,为步军统领费扬古女儿,是胤稹在藩邸时的嫡妻,被康熙帝册封为雍亲王妃。雍正登基后,立为皇后,长子弘晖系她所生。雍正九年九月病逝。雍正帝共有后妃八人,婚配都在藩邸时完成,作皇帝后没再纳妃嫔。年妃因年羹尧最初可能受宠,但也在雍正初期去世。剩下钮祜禄氏(弘历生母)、耿氏(弘昼生母)、刘氏(弘瞻生母)、宋氏、武氏身份低微(钮祜禄氏的“熹贵妃”不实),故孝敬皇后那拉氏死后,排在前面的便是齐妃李氏了。
因乾隆有意删改历史,究竟齐妃李氏在雍正后期是否册封皇后已无可查考。今从书中可见,作为弘皙“亲姨娘”的齐妃李氏,虽居“二房”(王夫人)竟然主持家务;而孝敬皇后那拉氏原型为“邢夫人”,居长房却不管事。说明什么?查雍正史料,雍正对皇后并不宠爱,仅早年生子弘晖,八岁夭亡,后无儿女。而弘时生身之母为李氏,是生子女最多的(弘盼、弘昀、弘时、和硕怀恪公主)。加上有姑母曹太妃在宫中为雍正帝继母――老祖宗,可见这“二夫人”后来执掌后宫是肯定的。再就是孝敬皇后早在雍正九年去世,按“主写末世”来讲,邢夫人也只能作配角儿了。
此回突然直言“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那么,江南甄府家眷进宫又为何事呢?首先从礼单可见,这些“上用”物品并非礼品,而是江宁织造府为宫中“买办”的所需贡品。再说这些宫中所用物品持家的探春收了,试问这探春何身份?这园子是哪里?由此就可断定,这个大观园是雍正的圆明园,绝非曹家的什么园子。
前面送贡品只是引子,主要内容还在于“家眷”进宫――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这些年没进京,也不想到今年来。今年是奉旨进京的”。可见这来头儿还不小呢!按道理,江南曹家任江宁织造,送来各色宫中用品是常事。然“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男人,只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这就说明江南曹家有女儿在宫中:曹太妃(元春)和弘皙王妃曹氏(宝玉)。
解读此处真情,曹寅嫡孙女曹氏(宝玉)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十三岁时应该是雍正五年,曹家女眷此时“奉旨进京”,正是因曹氏到了订婚的年龄。之所以称“奉旨”,是因这宝玉“衔玉而诞”,生下来就由康熙指婚给弘皙了。曹氏早在五岁时就进宫寄养在康熙后宫之主曹老太太处,因此甄家来人方有“十来年没进京来,却记不得真了”一说。
谈到两个宝玉时,有“从古至今同时隔代重名的很多”一说。这便一下道出“诸艳之贯”的真谛――不论大小、不论男女、不论老幼,只要著书人认为具备称为宝玉的条件,书中就将其用宝玉冠名:康熙、雍正、乾隆、弘皙、弘时、曹王妃等等。
书中所谓甄贾二玉相会,应该是针对上述幻笔记述人物的隐笔方法而言。其实,书中宝玉最难分辨的便是表现弘时与曹王妃的情节。有时即便知道是谋一方,再看也会有点像另一方。难怪有“宝玉不男不女”的看法,更有外国人称贾宝玉“同性恋”。
好在作者有“风月宝鉴”提供给读者,这里又特写照境子,实际上是提醒读者睁大巨眼看幻笔记述的人物――“那是你梦迷了。你柔眼细瞧,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原来这里的宝玉是自己在和自己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