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6.刘姥姥。
刘姥姥隐指雍正是从被强留“住两日”开始的。此笔正对应雍正死前“失踪”了两天,实际上雍正是被劫持了。于是,先有“村姥姥是信口开河”,编瞎话糊弄;继而被请进鸿门宴中,任由刺客“三宣牙牌令”;随后便是“劫遇母蝗虫”,把那象征皇帝玉玺的“成窑杯”拿去盖在传位诏书上。至此,刺客完成劫持任务,剩下就该“专管刨宰”的上场了。
书中按表:刘姥姥进了房门,只见迎面一个女孩儿,满面含笑迎了出来(此即刺杀凶手之一)。刘姥姥忙笑道:“姑娘们把我丢下来了,要我碰头,碰到这里来。”说了,只觉那女孩儿不答。刘姥姥便赶来拉他的手,“咕咚”一声,便撞到板壁上,把头碰的生疼。细瞧了一瞧,原来是幅画儿。刘姥姥自忖道:“原来画儿有这样活凸出来的?”一面想,一面看,一面又用手摸去,却是一色平的,点头叹了两声。一转身得了一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丛绿堂),竟越发把眼花了,找出门,那有门?左一架书,右一架屏。
刚从屏后得了一门转去,只见他亲家母也从外面迎了进来。刘姥姥诧异,忙问道:“你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去,亏你找我来。那一位姑娘带你进来的?”他亲家只是笑,不还言。刘姥姥笑道:“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他亲家也不答。便心下忽然想起:“常听大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了罢?”想毕,伸手一摸,再细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因说,这已经拦住,如何走出去呢?一面说,一面只管用手摸。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出来,忽见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他此时又带了七八分醉,又走乏了,便一屁股坐在床上,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胧着两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雍正帝就是在这所谓“省亲别墅”被杀的。那西洋机括应是圆明园西洋迷宫。这“丛绿堂”与“铁网山”遥相呼应,参与刺杀行动的正是雍正“亲家”马氏一族。
7.贾敬、贾赦、贾政。
雍正谥号曰: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书中叙述贾敬“炼丹烧汞”、“死金丹”,应属映射雍正之笔。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回中,突然写“老爷宾天了”。便有:“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沒了?”说明雍正帝绝非正常死亡。所谓“参星礼斗,守庚申,服灵砂”等说法,属对应清史“假记”之笔,可能是当时朝廷对外的说辞。书中对应雍正之死,大胆直言“林四娘”案与“烧丹炼汞”说,可谓真真假假。究竟哪个为真?读者自明。
贾赦是“尴尬人难免尴尬事”的雍正帝替身。雍正因无康熙传位诏书而查抄江南曹家。贾政所隐,与贾敬形成反差,贾政应是雍正帝正面替身。继位初期,雍正帝安邦治国平天下,贡献是相当突出的。疏忽朝务,烧香拜佛,炼丹治病,应该是雍正有一段时期身体欠佳,这属于皇家常规,并不该引以为怪。倒是后来不肖子乾隆为了遮饰自己“弑君杀父”,往雍正头上泼了“一净桶尿粪”,才使得后来在丹药上大做文章。
贾政隐说雍正见“试才题额”处众人迷路:“原来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益发见门子多了。”有脂批道:“石兄迷否?”这便与刘姥姥迷路遥相呼应。要知这玻璃大镜在雍正朝是比金玉古懂还要珍贵许多,只有皇宫才会有的。
8.探春。
所谓探春持家“兴利除弊”,正是作者对应历史之笔。考雍正历史,便会发现雍正继位后推行了许多新政。正所谓以小家寓说大家,首先结合历史上雍正认隆科多为“舅舅”这一记载,叙述探春只认王夫人,而不理会亲生母赵姨娘;认王子腾为舅舅,而不理亲舅赵国基。这样一来,便可把探春这“幼主”定位为初登大宝的雍正替身。雍正继位初期,朝中可说是混乱不堪。雍正帝在打击朋党,强化君权的同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如“请亏惩贪”、“耗羡归公”、“摊丁入亩”等等。
书中写宝钗“小惠全大体”,正指当时弘皙不计较自身得失,帮助雍正帝制定施行治国方略。雍正初期所推行的摊丁入亩制,当时作为新政推行实施。直到现在这主导思想尚不落伍。还有那“承包责任制”,三百年前便有此见识,真不愧治国平天下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