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186)
(2011-12-23 08:53:55)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其四,“梦兆绛芸轩”是在点明袭人与弘皙间姻缘。宝钗与袭人为两个新生婴儿绣鸳鸯肚兜,宝玉(曹王妃)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一句隐含真情的话自曹王妃口中突然冒出来,可见隐含如下: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弘皙与曹王妃一个佩金一个戴玉,二人姻缘是康熙帝指定的,因此弘皙还要做大清江山的继位人。这才是“金玉良缘”的本旨。至于说到“木石前盟”,应该追溯到“三生石畔绛珠草”,宝黛幻身下凡尘。说到底,还有弘皙与曹王妃间的感情纠葛。那么,这曹王妃已然嫁弘皙为王妃,并且有了“小宝玉”可为“正配”了,怎么在梦中骂出此言呢?这“木石姻缘”该作何解呢?这要看谁与谁是木与石。按作者自谓“石头”来看,花袭人可谓是“木头”――花木同属。袭人绣鸳鸯是在曹王妃床前,宝钗又是弘皙替身,如此二人在屋内说话儿,再加上这袭人眼看成为弘皙妾室,这就难怪曹王妃梦中喊骂了。其实,看曹王妃对弘皙纳袭人为妾是非常高兴的。故意梦中趣言相骂,正所谓“梦幻之中见真情”,是在提醒读者这宝钗与袭人之间就是“木石姻缘”。
其五,来看“情语梨香院”。既然袭人“渐入金屋”,作者便写袭人与宝玉(曹王妃)的一些悄悄话儿。宝玉声称“看谁还敢叫你去”,袭人冷笑:“你倒别这么说。从此以后我是太太的人了,我要走连你也不必吿诉,只回了太太就走。”“就便算我不好,你回了太太竟去了,叫别人听见说我不好,你去了你也没意思。”有点气人说话的味道。袭人笑道:“有什么没意思?难道做了强盗贼,我也根着同去?再不然还有一个死呢。人活百岁,横竖要死,这一口气不在,听不见看不见就罢了。”如此谶语倒令人产生联想。
有关“春风秋月、粉淡脂莹、女儿如何、女儿生死”等语后,竟出现作者对“死”的一番大道理:“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丈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通,即时拼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脱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