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185)
(2011-12-21 18:07:12)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其三,“识分定”表明袭人身份发生变化。回前墨称“夹写月钱,是为袭人渐入金屋留地步”。书中借金钏之故写园内上下人等月钱,将金钏的一两月银给了玉钏,并向玉钏道喜。如此玉钏便每月有二两银子。然后写此等月例已是赵姨娘、周姨娘等人的标准,可见二两月银带表姨娘身份。见王夫人向凤姐吩咐:“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用动官中的就是了。”为什么不动用官中的呢?王夫人可是皇后身份,由他作主说明什么呢?“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薛姨妈才是正经婆婆,当然要表个态度:“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贤妻美妾),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没问题,领导相当满意。
王夫人还要总结两句:“你们哪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此言有两层意思:前面说袭人比宝玉强,应该理解为袭人为人处事比曹王妃周全。后面说到伏侍一辈子,宝玉便幻身指弘皙。弘皙纳这曹王妃的大丫鬟袭人为妾室,后来袭人“桃花又是一年春”,还真就伏侍弘皙了一辈子。“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王夫人解释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根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两三年再说。”说来说去,好像是怕袭人与曹王妃之间吃醋。
当然,这只是老夫人猜想,曹王妃与袭人之间还是早有默契的――“花解语”。来看宝钗刚要将收房之言说与袭人,便有凤姐打发人来叫。宝钗便补了一句“就是为那话了”。果然,正是吿诉他这话,袭人与王夫人叩头回来,将这事讲与宝玉(曹妃),宝玉则喜不自禁。又笑说:“我可看你回家去不去了!那一回往家里走了一趟,回来就说你哥哥要赎你,又说在这里没着落,终久算什么,说了那些无情无意的生分话唬我。从今以后,我可看谁来敢叫你去。”此言亦说明这袭人已有了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