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122)
(2011-09-20 08:05:27)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见李嬷嬷道:“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究竟这老李嬷嬷指谁?其实没必要追究。必竟不是作者要补记的人物。若非要牵强附会,倒让人联想到曹寅妻李氏。不过,李氏是否在宫中做过教养嬷嬷尚有待考证。书中谜点太多,只可有待将来了。
看凤姐将李嬷劝走,竟是“李嬷嬷脚不沾地跟了凤姐走了”。又有“亏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了去了”。可见作者是在为这凤姐儿进行定位――雍正。同时,通过李嬷嬷这一闹,也将这袭人有二身暗透出来。一个是身份低确被大家看重的袭人,另一个是参与刺杀雍正的花袭人。这样一来,也就为凤姐“正言弹妒意”伏笔――赵姨娘妒忌袭人。
凤姐儿一通数落赵姨娘与贾环母子,说明什么呢?只可说明这凤姐儿真身是更大的主子――雍正帝。按书所隐,贾环便是后来当了皇帝的弘历替身,赵姨娘当然就是弘历生身母钮祜禄氏替身。那么,谁会如此大胆放肆地数落皇妃皇子呢?从这凤姐儿言语间可见弘历倍受冷落之情,更可见雍正对钮祜禄氏根本就瞧不上眼。不过,这倒让人想起一句俗语:“物极必反。”把人家母子挤得喘不上气来,明着“争闲气”不行,那就来暗的吧!而且是一不作,二不休,给你来个“绝”的――弑君夺位。
作者批注:“所谓贬中褒。想赵姨既不畏阿凤,亦无可回答。”又有“嫡嫡是自亲生,句句况成正中贬,赵姨实难答言。至此方知,标题用‘弹’字甚妥协。己卯冬夜。”此批可说是弘皙所批。看其中“赵姨”一说,本应写作“赵姨娘”方是。可为何少去一字呢?只能说“赵姨”正是弘皙对赵姨娘原型的称谓。作者有机会便见缝插针泄漏真情。
正是因为过去被冷落的皇子弘历后来成为“主子”了,才有一段用幼年往事隐说弘历继位后“冷子兴”的故事:先说是“正月间,闺阁中忌针……”。按风俗是有忌针之说,可看下面故事可知就是真情,看来忌针应该是“忌真”或“祭稹”。雍正死后,弘历继位,朝中政局如何?作者用游戏笔墨透出真情。写贾环头一回赢了,说明乾隆已经继位。“正月间”说明乾隆元年正月发生的事件。“后来接连输了几盘,便有些着急”。说明乾隆继位之后,在几回较量中都因无理而处在下风头。
特别是“闹学堂”隐含宗室权贵大闹朝堂。而乾隆在父皇暴死这一问题上,肯定是说不清楚也道不白的。然皇权还是至高无上的。“狠命一掷,一个作定了五,那一个乱转”。说明弘皙当时“乱判自案”,一味忠心地帮乾隆维护。可一些宗室亲王却是不听那一套,定要讨说法。结果,乾隆讲不出道理,只有“耍赖横推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