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是原创作者幻身(二)
(2011-09-13 08:14:18)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1.宝钗进园为哪般
书中交待,宝钗自进入荣府“待选”,一直到最后搬出“大观园”,算是荣府最辉煌的一个时期。人们一直对宝钗待选持有疑问:薛宝钗一家进京投亲是怎么回事?宝钗待选,究竟选什么呢?这一问题,作者只略一点便不作任何交待,直到宝钗搬出园子。笔者认为:宝钗一家进京,不住京城自家房子,却住进了荣府的梨香院,是有隐含内情的。我们先看这一段话。薛姨妈又私下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脂批:“作者题清,犹恐看官误认今之靠亲投友者一例。”王夫人知他家不难于此,遂任从其愿。从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中住了。
由此可看出,薛家不是因家境困难来投亲靠友。那又是为什么呢?走亲家?也不是,从薛姨妈的话里看出有常住之意。通过探究发现:这是弘皙一家住进了雍正赐给军机大臣在圆明园附近的宅第。清史记载,雍正在圆明园附近,修建宅第赐予亲重大臣,以便利他们到园内办公。雍正说“建设轩墀,分列朝署,俾侍直诸臣有视事之所,构殿于园之南,御于听政。晨曦初丽,夏晷方长,召对咨询,频移昼漏,与诸臣接见之时为多”。宝钗进住大观园,是映射著书人弘皙在雍正八年,因深得雍正帝宠信,以宗室最高爵位理亲王身份,进入军机处设在圆明园的军机值房,作首辅军机大臣。
翻阅相关清史资料,很难找见有关弘皙的记载。所谓“家史消亡”,应该就是应谶之语罢!记述清宫秘闻的资料记载弘皙在雍正初年便授封多罗郡王,成为除八阿哥、十三阿哥、隆科多、马齐四个辅政大臣之后的佼佼者。那么,到雍正八年后这四大辅臣死的死,退的退,弘皙理应成为主要辅政大臣。虽然清史不见弘皙就任军机处的记载。但是就乾隆年间“弘皙逆案”来看,弘皙贵为理亲王。作为“逆案”主谋,就连其叔父辈的庄亲王胤禄都成为其追随者,允禄又是乾隆继位初四大辅臣之一,而其他几位参与逆案者竟都是雍正朝最受宠的宗室权贵。可见弘皙在雍正朝后期必然是如日中天。此等身位,不为首辅军机大臣才怪呢!
书中几次暗提军机处。如“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中,所谓成立“海棠社”,便是幻笔写筹备军机处。宝玉道:“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各有主意自管说出来,大家平章”。接着黛玉说:“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闲谈中见筋骨,此一句为幻人幻身打下基础。李纨首先说:“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又说序齿我大。”解读此李纨,应隐指十三阿哥胤祥。允祥进入军机处最早,雍正七年时他的爵位最高。蘅芜君宝钗隐指弘皙,黛玉也隐指弘皙(作者采用了分身法),富贵闲人宝玉隐指雍正,探春也隐指雍正。清史中有雍正为富贵闲人之说。探春,不认自己的亲舅舅。清史中雍正不仅有才华,也有认“隆科多为舅舅”一说。
作者借用清史,搜奇捡怪创作人物,将自己的历史与家史隐记于闺阁脂粉之中,阴阳互换,起诗社应是隐述雍正七年筹建军机处。书中通过李纨评阅优劣,最终宝钗的“蘅芜稿”获胜来隐指弘皙拟定的军机处规章。
再如“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弘皙幻身成了妙玉,军机处幻名为栊翠庵。先用贾母一句“不喝六安茶”,说明军机处备有各种贡茶;再写妙玉用各种世间罕见的名贵茶具,映射雍正帝对军机大臣不吝赏赐。最后,写军机处特设“小幺儿”,隐说作为军政中枢的军机处属机要重地。就连贾母这老太妃身份的人,都知避嫌而不入。
书中还特点“军机贾雨村”。按真情讲,这军机处的贾雨村,正是著书人弘皙幻身。一是贾雨村的“宗侄”身份,再就是所谓“应天府”恰应对军机处。弘皙当时在宗室中贵为理亲王,必然以大学士身份进入设在圆明园雍正寝宫附近的军机处。
据载: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创建于雍正七八年间。作为清廷内部重要机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国家大政所出的宰辅之处。军机处仅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二种官职,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雅称“枢臣”,由雍正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选拔,或有军机章京升任,其名额无定,多寡悉从皇帝所欲。从《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看,初设三人,即怡亲王胤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后来增加,最多时达十一人。雍正十年春,军机处启用“办理军机印信”,白银铸造。印藏内奏事,印钥以领班军机大臣佩之。另有镌“军机处”三字之金牌,直日章京佩之。凡须用印,直日章京凭金牌赴内奏事处请印,之后凭金牌向领班军机大臣请印钥,数目共视,打开印盒用印毕,金牌交领班章京,印钥交领班军机大臣,管理严密。军机处凌驾于内阁及各部、院之上,军国大计,无不总揽。军机处地处宫禁,大臣们都在皇帝眼皮底下干事,皇帝运动起来颇感顺手。因其“枢廷议取慎密”,故“有官无吏,盖防吏员漏世也”。洒扫庭除、勤杂送水等服务,例取十五岁以下不识字儿童若干,满语称“苏喇”,又称“小幺儿”。值房初设乾清门外偏西。寻迁乾清门内,与南书房相邻。后来移至隆宗门西面,都离雍正寝宫不远。雍正帝后来常住圆明园,因此,圆内亦设有军机处值房。
将上述军机处资料,与《红楼梦》中常住大观园的宝钗对看,宝钗所佩金锁应与军机处“印钥”相呼应,印钥由首辅军机大臣佩戴。所谓“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位高登。”
弘皙深得雍正宠信。有记载弘皙尊称雍正为“皇父”,这“皇父”一说并非雍正宗侄辈对皇帝称谓,而是因当年弘皙过继给雍亲王。康熙一废太子胤礽时弘皙十五岁。因生母石氏太子妃早逝,胤礽被废而圈禁,康熙将弘皙过继给雍亲王胤稹。此说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处有详细隐述。在“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一节中,贾芸给宝玉信中讲道:“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也在暗示弘皙为雍正过继皇子。
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一节中,黛玉对宝钗说道:我母亲去逝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十五岁。脂批在此提示读者:“黛玉才十五岁,记清。”。黛玉接着说:“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土地、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份,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这是著书人用幻笔,写少年时的弘皙与仕途辉煌时的弘皙自剖金兰语,属“卖弄家私”之笔。
再有,著书人幻笔写出的“贾家四艳”,也隐含雍正四个皇子之意。看三十五回中贾母的一段话:“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薛姨妈听说,忙笑道:“这话是老太太说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此处的贾母隐指康熙曹贵妃,曹寅胞妹;王夫人隐指雍正齐妃李氏,弘时之母;薛姨妈隐指允礽侧福晋李氏,弘皙继母;宝钗隐指弘皙。从书中贾母对宝钗的评价上看,说明当时的弘皙深得雍正帝“情有独钟”。当然,雍正帝对弘皙“情有独钟”,还应与康熙对嫡孙弘皙“朕所钟爱”相关。
弘皙进入军政中枢军机处,所谓待选的惟一位置便是皇储,是雍正帝秘选的接班人。当然,由于后来雍正帝暴亡,皇权传到弘历手上,这“待选”一说,也只有无果而终。书中对宝钗待选结果没作交待,只写宝钗因抄检大观园借故离开,说明待选失败弘皙辞官归乡。宝钗与湘云二人回房“打点衣衫”,说明二人是同时离开大观园的。解读湘云原型,就是曹家曹頫之子,这谜书的继承人曹雪芹。
由于历史为胜利者所歌,而今在清朝史上,已见不到被康熙帝“朕所钟爱”的嫡长孙弘皙辉煌灿烂的一页。弘皙在雍正时期军机处一段历史,被乾隆帝移花接木,改记在汉臣张廷玉名下。此说可考:一,清朝任用官吏,历来满高于汉,宗室高于旁系。然史料所载的允祥死后到鄂尔泰入阁前,雍正帝宠信张廷玉为“第一宠臣”、“宣力独多”,首先就令人怀疑。二,雍正八年至十三年的上谕奏折多被整理掉了。乾隆登基后,便命和亲王弘昼主持编务,一直到乾隆六年才吿结束,取名《上谕内阁》。不过,装订成册的仅占雍正朝全部十三年上谕内容的四分之一。而这段时间正是军机处成立时期。三,最早任军机大臣的张廷玉在自陈履历中,备言历任各种官职和世爵以及临时性的差使,惟独没有提担任军机大臣的事。四,乾隆继位,以西北两路用兵事毕撤军机处,将其应办事务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办理。后又以“西北两路军需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旨交出之事,仍需就近承办”,恢复军机处。
关于乾隆继位后撤消了军机处一说,书中也有隐述对应之笔。前面讲过“秋爽斋偶结海棠社”隐述的是雍正七年成立军机处。在“凸碧堂品笛感凄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湘云劝黛玉:“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倒是他们父子叔侄纵横起来。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他们不作,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这里说“宝钗自己家去赏月去了”,是隐述弘皙在雍正死后辞官回乡。“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正对应雍正成立的军机处被撤销。
虽然说“胜者王侯败者贼”,这位博学超凡、文采风流的“高士”,竟首创文学史上的先河,运用神来之笔著成旷世奇书,把被泯灭的历史用幻笔补记于《石头记》中,成为空前绝后的文学迷宫。康熙雍正两代皇帝“情钟”的补天良材,如此被弃于荒丘。悲哉,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