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祖宗”史氏太君是后宫之主(八)

(2011-09-07 07:58:25)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第十三环节:在“杏子阴假凤泣虚凰”开头,突然写“谁知上回所表的老太妃已薨”。究竟这老太妃指谁?为何用“假凤泣虚凰”来作回目呢?这是著书人借老太妃薨逝,将内容引到皇家。书中交待烧纸的藕官,是“替林妹妹烧的写坏了字的纸”,而林妹妹又是弘皙替身,此正所谓“假凤”;“虚凰”是借助老太妃之死影射雍正入景陵地宫。  

据周汝昌先生考证,乾隆二年正月初二,恰有一位老太妃薨。先不论这个太妃是谁,著书人是借其高贵身份记述“贾母”每逢朝中大祭必得亲去。同时,用“荣府赁东院,北静王府赁西院”来说明荣府地位高于北静王府。由此可见,这个荣府的“贾母”只能是皇宫中的老太妃,并非一般贵族的老祖宗。  

那么,究竟真的“太妃之死”写在何处呢?综合解读线索,曹老太妃之死写在“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回中。所谓“贾母出园”,便是曹太妃薨。为何作此判断呢?  

其一,文中写贾母与众人品笛赏月喝酒,竟是一反常态,不愿散席。恰恰对应秦可卿死时托梦“万不可忘了那‘盛筵不散’的俗语”。更有“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警示。这关系群芳命运的老太妃既然出了园子,只能理解为死后出园。  

其二,凤姐讲笑话:“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哎哟哟,真好热闹。”后来怎样了呢?“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说讲笑话,并非笑话,却是对应“贾母出园”一节而讲。对应“盛筵不散”,把“贾母出园”时间定位在“正月半”,说明这贾母“出园”是在正月。  

其三,写尤氏道:“我今日不回去了,定要和老祖宗吃一夜。”贾母笑道:“使不得,使不得!你们小夫妻家今夜不要团圆团圆?为何为我耽搁了。”尤氏红了脸,笑道:“老祖宗说的我们太不堪了。我们虽然年轻,已经是十来年的夫妻,也奔四十岁的人了。况且孝服未满,陪着老太太玩一夜还罢了,岂有自去团圆的理。”这里,著书人用分身法,用尤氏替代弘历皇后。再看书中贾母听说,笑道:“这话很是,我倒也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是两年多了。”这个“你公公”便指雍正。此有脂批:“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贾赦死期也。”因书中所谓“贾赦”,有时亦隐指雍正帝,属假设虚设人物,况此批点明“公公”死了两年多。说明这“盛筵不散”是在乾隆二年初。那么,究竟乾隆的皇后非要陪着曹太妃“玩一夜”说明什么呢?应该是看着老太妃自尽。  

其四,最后写“实已四更”,见贾母笑道:“也罢。你们也熬不惯,况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三丫头可怜,尚还等着。你也去罢,我们散了。”由此可见,这是“群芳”最后的晚餐。贾母起身,吃了一口清茶,便有预备下的竹椅小轿,围着斗篷坐上,两个婆子搭起,众人尾随出园去了。何为“出园”?只可说明是太妃之死。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解此元妃谜语,暗示一朝为妃,十分显赫。这时而称“娘娘”,时而称“元妃”的出谜人,还有被称为老祖宗的“史氏太君”,应该都对应康熙宠爱的曹寅胞妹曹贵妃。清史记载,康熙自二十八年第三位皇后孝懿皇后去世,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没有再行册立皇后。但是,二十六年后的康熙五十四年至六十一年是否册封过皇后呢?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后宫怎能一日无主呢?在无有皇后的二十六年里,康熙后宫又是由谁来主持呢?  

如今看来,这神秘的“史氏太君”真身——曹太妃,既被雍正帝尊为“母亲”,说明这曹太妃不论在康熙还是雍正时期都显赫无比。只是这昔日辉煌被泯灭得无影无踪,不见经传。因此,著书人弘皙在《石头记》中详细补记了曹氏老太妃的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