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俩红草根儿
俩红草根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0
  • 关注人气: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100)

(2011-08-29 07:46:41)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既然将前清两位真龙天子都请到石臼坨,还牵涉“三大谜案”之一的顺治出家,石臼坨会拿出何等“人物”来招待来宾呢?《醇诚传》――“僧人实业家”。这可不是在开玩笑。石臼坨有一个法本和尚,十九岁逃婚,先去京北“红螺寺”出家,又曾在曹妃甸修建灯塔,后来石臼坨出家。这僧人法本竟有船队“亲操远航”,寺中还供有“宫妃”塑像,并费万金修建庙宇,亦曾运大批钱粮赈济沿海灾民。

神奇!太神奇!“访奇采异,极巧穷研”至石臼坨,真是别有洞天,谜中有谜!信否?

此回在修建“省亲别院”处有一批语发出特殊亮点:“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后一图伏线,大观园系玉兄与十二钗之太虚玄境,岂可草率!”这“亮点”就是太虚玄境中的“玄”字。全书都称“太虚幻境”为何这里偏用“玄”字呢?今将作者定位于爱新觉罗.弘皙,而弘皙皇祖康熙帝名曰玄烨,书中怎会出现作者避讳的“玄”字呢?细究起来,这一亮点不但无懈可击,反而却恰恰说明作者弘皙没有犯忌讳。因全书都写为“太虚幻境”,这正是作者弘皙在避讳“玄”字。而此处批注故意将“幻”字写成讳语“玄”字,正是继承人畸笏叟(也就是曹雪芹)之笔。作为弘皙小舅子的曹雪芹,一来不必避讳这康熙的“玄”字;二来批语中“玉兄”应该是曹雪芹对著书人弘皙的称呼。正因为这“玉兄”弘皙避讳,而批书人曹雪芹不用避讳,才特意批写成太虚“玄”境。看来这“玄”字是曹雪芹故意改动。因此,也就更加说明这“省亲别院”是弘皙曾经驻足过的大观园原型。

还有一批语也值得分析一下。贾琏、凤姐与赵嬷嬷谈论“省亲别院”,在赵嬷嬷处批有“文忠公之嬷”。今分析脂砚斋评语大都比较含蓄,并无直截了当批谁是谁的。此批则太过直白,并不符合弘皙批注风格,也该是曹雪芹所批。再从隐情上讲,凤姐见贾琏回来便称“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这国舅爷可不是乱叫的,他是谁呢?应该是受胤稹派遣,在康熙临终前陪同弘皙去东北祭祖的李煦之子。因回来时雍正继位了,故有国舅爷之称。那么,这凤姐指谁呢?当然是雍正。那么,这凤姐、贾琏、赵嬷嬷三人谈论省亲一事,称当年甄家接驾四次,应该映射当年康熙南巡时带曹贵妃驻跸江南曹家。如此推断,这赵嬷嬷即便是赶上过康熙南巡,也该是宫中的婆子。

然书中所批的“文忠公”,据周汝昌先生考证是傅察氏傅恒,那么此批便有些问题了。傅恒贵为国舅爷不假,但那是后来乾隆登基才可有的称呼,怎么这里建“省亲别院”就可称国舅爷了呢?看似与真情不吻合,然从作者“《石头记》立誓一笔不写一家文字”来看,此处的国舅爷已然不是雍正朝的国舅爷,而是幻身成为乾隆朝的国舅爷了。这里恰恰表现了这新国舅爷家的文字:马家准备“省亲别墅”来刺杀雍正。当然了,这凤姐也幻成富察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