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90)
(2011-08-19 07:41:38)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随后,写进入铁槛寺附近的馒头庵。按幻笔来讲,这所谓馒头庵距铁槛寺不远。这“铁槛寺”是何等地方呢?“纵有千年铁门,终须一个土馒头。”看来这铁槛寺应该是雍正帝停灵之地,也说明这馒头庵是刺杀雍正帝现场。作者在此有批:“大凡创业之人,无有不为子孙深谋至细。奈后辈仗一时之荣显,犹为不足,另生枝叶,虽华丽过先,奈不常保,亦足可叹。争及先人之常保其朴哉?近世浮华子弟齐来着眼!祖宗为子孙之心细到如此。所谓‘源远水则浊,枝繁果则稀’。余为天下痴心祖宗为子孙谋千年业者痛哭!妙在艰难就安分,富贵则不安分矣。真真辜负祖宗体贴子孙之心!《石头记》总于没要紧处闲闲一二笔写正文筋骨,看官当用巨眼,不为彼瞒过方好。”屡屡加批,是为说明不肖子孙在此有不肖行径。
若将秦钟看作是传位诏书的幻身,再看代指雍正的宝玉被强留在所谓水月庵内住了两天,恰好应对雍正帝暴死前“失踪”的两天。那么,前文有拐子拐卖隐指传位遗诏的英莲,此回又写双方争娶金哥儿。实际上,幻来幻去所争抢的都没离开这个皇权。作者写这凤姐弄权,竟是:“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此等口气,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娶亲的事,也不是银子不银子的事。而是“没人伦”的事――与“贾琏偷娶”遥相呼应。
关键还在于书中写这凤姐:“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便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塞在自己枕边。”这就更加明确说明“弄权”的凤姐是将雍正的传位诏书“弄”在了自己手中。然后又特写“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如此便更说明“弄权”一笔为“史笔”。作者于此加批:“忽又作如此评断。似自相矛盾,却是最妙之文。若不如此隐去,则又有何妙文可写哉?这方是世人意料不到之大奇笔。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亦。故特用此二三件隐事,借石之未见真切,淡淡隐去,越觉得云烟渺茫之中无限丘壑在焉。”若实话实说,也就是作者没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