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88)

(2011-08-17 07:55:11)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夹写弘皙(北静王)与曹王妃(宝玉)初次相见,正是郎才女貌,更有郎貌女才。其中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一句形容曹氏,这老凤所指何人?应该是指这曹王妃的姑祖母,即康熙帝皇后曹氏。还有就是曹王妃姑母,即太子妃曹氏。曹家老少三辈进宫得宠,此说在“演说”中已然透露,不再多言。

再来看另一笔“宝玉路谒北静王”。“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余祯(吉祥),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别把这说话的贾政当活着的雍正看了,死人说话书中常见,这“犬子”宝玉便指乾隆,若不是弘皙手软,他早就被攆下皇位了。水溶(弘皙)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致,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吴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现身说法)。昔小王曾陷此辄,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弘历何等顽劣吾深知)。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看看我现在的下场)。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颇聚(露出归隐地,又似示威)。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言谈之中有筋骨,一番陈词含义颇深。随后水溶便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仓促竟无敬贺之物,此系前日圣上亲赐鶺鴒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这“鶺鴒香念珠”该是雍正赐给弘皙的,追究起源可为顺治传给康熙,康熙用来“砸”雍正,雍正夺嫡后见到弘皙也曾相送,当时弘皙“什么臭人拿过的?我不要他”。可见后来还是要了。不过现在没什么用了,还是给做了皇帝的乾隆吧!这也表明弘皙不再想这东西了,请皇帝放心吧!不过,如此“高人颇聚”乾隆怎会放心的了呢?

快请回吧,人家还得上路呢!“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人也。小王虽上叩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輀而进也。”这是自然。

又有考证,鶺鴒是一种鸟名。古孤竹国(乐亭、昌黎、滦县、卢龙)靠南临海,有一种来往于水陆之间的鸟,雌鸟叫一声“孤竹”,雄鸟答一声“孤孤”。于是,先民们便用鸟叫的声音当作国名――孤竹国。今解红楼真情,弘皙归隐地就在渤海之滨乐亭,作者用此“鶺鴒”作念珠名,是否还有隐露归隐地嫌疑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