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85)

(2011-08-14 07:22:30)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在写秦可卿死之前,作者便以“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著书人又特批注:”此回忽遣黛玉去者,正为下回可儿之文也。若不遣去,只写可儿、阿凤等人,却置黛玉于荣府,成何文哉?故必遣去,方好放笔写秦,方不脱节。况黛玉乃书中正人,秦为陪客,岂因陪而失正耶?后大观园方是宝玉、宝钗、黛玉等正经文字,前皆系陪衬之文也。”

解读真情,著书人故用“遣去”一词作评,已经是在泄漏黛玉此去天机。想黛玉既为弘皙替身,胤礽病危自是应该前往。胤礽囚禁之所今已无考,然其死是在雍正二年。康熙临终时弘皙被“遣去”外地,按此说好像是借用胤礽病危将弘皙“遣”走。实际上,这不过是作者补记家史的说辞。正所谓真真假假,亦真亦假。考《乐亭县志》,又说明是让弘皙去沈阳东陵去祭祖。而另一处记述“袭人”回家看望病危的母亲,可见“凤姐”格外关照,还派了“押送”人等,所去之地明显可见是寒冷的东北雪原。究竟哪一说正确已无关紧要,关键是都说明弘皙被支走了,康熙临终无法正常传位。

如此一来,便出现弘皙被“遣去”与胤礽死于雍正二年时间不符,这也正是著书人隐笔所在。每每细节都相符的话,容易穿帮。不过,著书人还是将“遣去”弘皙与胤礽死有所区分。书中黛玉走是由贾琏护送,然“林如海葬入祖坟”后黛玉回来,又节外生枝:“贾雨村进京跸见,皆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候补京缺,与贾琏是同宗弟兄,又与黛玉有师徒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正是“越乱越好”,前面贾雨村以“宗侄”身份进京,此处又“王子腾累上保本”,而黛玉与贾雨村又都为弘皙替身,这是著书人故意将前后两次去与回写在一起,并留下这些线索让读者区分。真正说明问题的是弘皙被遣走在“秦可卿”死前,也就是在康熙死前。而“平安”回来时见到“宝玉”竟然先“大哭一阵”,后又“致喜庆之词”,这便将时间定位在康熙死后。因为只有皇家才有先皇驾崩之大哭与新君登基之大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