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副其实的“黄叶村”----河北乐亭菩提岛是大观园原型之一(五)

(2011-08-01 08:11:42)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4)“蘅芜院”。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味芬气馥,非花香可比。书中描述全是天然草药及野生海产。这些草药大都开黄色小花,作者故意用学名来描述,若仔细查对大多熟知。可见作者精通医术。隐居孤岛,求医问药便成问题。看来作者此笔亦在有意而生。  石臼坨堪为野生草药园,那只有海水里才长的海带紫菜珊瑚海藻,与这天然草药园汇在一处,便充分说明作者归隐之地的特殊环境——海岛。同时,石臼坨野生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蟹贝,“潮汐所径,晒而成盐”。岛上特有的蓑草,为旧时编制蓑衣最佳用品。在《红楼梦》中,对蓑衣有刻意描述。  

(5)“怡红院”。绕着碧桃花,穿过月洞门,一边是数本芭蕉;一边是一颗西府海棠。书中简单描述后,便把文笔全用在写花上。难道这怡红院就只有花木?可见这所谓怡红院,亦是幻笔而出。来看所谓“外国种”的“女儿棠”——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究竟是哪一外国呢?其实,应该说是古时的孤竹国。在《乐亭县志》中,对“西府海棠”有专文介绍。而且,还特意标注“群芳谱”与《红楼梦》中“怡红院”遥相呼应。  

(6)“盆景”。大观园游到半程,有脂批:“不必拘定方向。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蘅芜苑等都相隔不远,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置得很巧妙,使人见其千丘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又:“一路顺顺逆逆已成千丘万壑之景,若不有此一段大江截住,直成一盆景矣!作者将从何落笔着想?”  

此盆景一说,就是在对应作者隐居地的地貌特点。作者在有意提示看官,石臼坨因形似石臼而得名。环岛沙埠隆起,若说似漂浮于海上的大盆景并不为过。同时,也暗中对应浮在海上的“黄叶村”。  

(7)“芦雪庵、秋爽斋、藕香榭、凸碧山庄、凹晶溪馆”。书中称游了半程,这些景点虽未及至,却也在批注中涉及。大片芦苇花飘落,水塘边搭就木棚,沙丘上建造草屋。倘或如此记述,虽为实情,却违背“太虚幻境”宗旨。也就谈不上隐笔了。  

综上所引,就可认定这样一个事实:《红楼梦》所记述的大观园,涵概了作者历幻真情的两个发生地。一个,弘皙就任军机大臣侍王伴驾雍正帝于圆明园寝宫。作者将皇家御园圆明园幻笔写为大观园。另一个,是弘皙辞官后来到“旗人封地”乐亭城,几年后被当朝所不容,诏其进京治罪,途中诈死归隐石臼坨。书中将这“寻得桃源好避秦”的世外仙源幻笔写为大观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