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真故事(28)
(2011-04-28 08:48:45)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曹雪芹爱新觉罗弘皙黛玉凤姐文化 |
三是雍亲王藩邸。按回目“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分析黛玉进府,这荣国府应指雍亲王府。书中用凤姐快言快语的特点,隐含透出真情:“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为今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分析凤姐此言,所透出含义如下:怎样才算“标志”?要说小姑娘都该用“漂亮”形容。这黛玉与老祖宗长得非常像,按理讲只有对男孩儿才可如此说法,谁见有形容小姑娘与老太太相像的?再说话中老祖宗指谁?突出“嫡亲”二字,更透出这黛玉身份,见谁总是称谁女儿是嫡生来着?都是谁是谁亲儿子、谁是谁亲孙子。老祖宗念念不忘,只能是映射康熙帝对弘皙“朕所钟爱”。“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一说,正对应弘皙生母太子妃曹氏是这“凤辣子”(弘时福晋,李煦孙女)的表姑。
接着,凤姐又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究竟这见面就问吃什么药是何道理呢?都知黛玉为“病”身,但这“病”是从幻出时就天生带来的,也可说是弘皙走“背运”时幻出替身的特征所在,到“威赫赫胸悬金印”时便该用宝钗作替身了。再说这年龄一问,应该是替读者问的,只是此处不可能回答。因为作者对书中人物的年令囫囵不定,正是为了故事背景忽前忽后的缘故,就如同科幻的时空遂道。不过,这一问题答案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文中进行了补叙:讲到黛玉“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处,黛玉自称“我长了今年十五岁”。批书人立批:“黛玉才十五岁。记清。”所谓前呼后应,此正说明弘皙在十五岁那年,因父亲胤礽被第一次废黜太子,无所依靠,康熙将这嫡孙安置到胤稹府视养。当然,如此安排还因弘皙生母早就去世,弘皙继母李氏(薛姨妈)又与胤稹侧福晋李氏(后为雍正齐妃)为亲姊妹。
四是圆明园雍正帝寝宫。书中自“一时黛玉进入荣府”开始,便用史笔讲述雍正帝寝宫。所谓“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只有皇宫才可有此景象。
随后讲述黛玉到王夫人处。这王夫人原型便是雍正齐妃李氏,也就是皇子弘时生母。书中写道:“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便的三间耳房内。”这一点述,恰说明这王夫人身份。按弘皙进圆明园军机处时间讲,应在雍正七年,这时雍正皇后那拉氏尚在,故齐妃李氏“不在正室”。雍正九年皇后去世,齐妃李氏方成为真正的“王夫人”,也就是雍正后宫之主。再从邢夫人“居长”房却不主事来看,可见那拉皇后就是在世,也不及齐妃李氏得宠。如此来看,那拉皇后去世谁来接任皇后就可想而知了。可是,清史却偏偏不见雍正帝册后的记载。试思,康熙不册后还编出一套“妨后”的理论来,雍正为何也未册后呢?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就可多少年无主吗?这就是前清历史,是被修得体无完肤的历史。若不是有这“补记”,想信谁也见不到“曹皇后”、“李皇后”这等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