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真故事(23)
(2011-04-12 09:08:55)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曹雪芹爱新觉罗弘皙刘心武文化 |
其二,借雨村革职说明弘皙在雍正死后的雍正十三年辞官还乡。讲雨村“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插妥协”。这是隐说弘皙辞官前早已按书中“贾家二事”所述在所谓原籍置下房产地亩。所谓雨村被参一段细述,应该是弘皙回乡之后,因开办私熟以及亲友旧部来往密切,造成很大影响。有人奏报朝廷,乾隆当然不会容忍弘皙在此“结党”,故而诏其进京。弘皙自知进京必遭劫难,便在进京途中诈死归隐。写雨村“偶至郭外,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这所谓“智通寺”,隐含“参玄悟道”可见真情,也可谓用“金蝉脱壳”之计才可到达的隐身地,恰恰与甄士隐“手倦抛书”(典出<水亭>诗)所隐含乐亭石臼坨相呼应。因雨村属弘皙替身,而他在“智通寺”见到的老道也就是弘皙后来的“缩影”,可见弘皙诈死归隐藏身修书之地就在这荒芜僻静的小海岛上。
其三,借“演说”透露林如海即是胤礽化身。弘皙生身之母为胤礽的太子妃石氏(考证为曹寅女儿),石氏应在弘皙七八岁时去世,弘皙在石氏去后由胤礽侧福晋李氏(李煦女儿)抚养。清史料记有“宫中养育.恩逾常格”之说。指弘皙作为太子胤礽嫡子在宫中长大。书中特写“鹾政点的是林如海”,其中这“鹾”字虽与盐相通,然按本书作者隐笔而言,这鹾字则应理解为“错”意(同音)。可见暗中与胤礽被废黜太子相对应,进而说明黛玉进府的真正缘故是因康熙两废太子。胤礽被废囚禁,一废时弘皙十五岁,二废时弘皙十八岁。按黛玉进府映射弘皙多次进宫来讲,应该是康熙废太子时将弘皙过继到胤稹府。清史记载,四阿哥胤稹一直都在康熙宫中视养,因而弘皙过继给胤稹,也等于是在宫中养育。书中写黛玉进府,言谈中有十五岁一说,恰好对应胤礽一废太子之时。史载康熙对这皇嫡孙“朕所钟爱”,一废后复立胤礽就与康熙钟爱嫡孙弘皙相关。
考胤礽与胤稹关系甚密,有二人幼时都由孝懿皇后视养之故。孝懿皇后在康熙二十八年去世,时年胤稹十二岁,孝懿死后,康熙便未册立皇后。然而,解读书中隐含,雍正后宫的老太妃(史氏太君)便是康熙帝贵妃曹氏。史载二阿哥与四阿哥一直由同一“继母”养育。可见在孝懿之后,应该是这曹贵妃主持后宫,这两位皇子也应同在曹贵妃宫中视养。再者,胤礽侧福晋李氏与胤稹侧福晋李氏为亲姊妹,同为苏州织造李煦女儿,这哥俩又成连襟(一担挑儿),正所谓“连络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