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不可以烂在校内网

(2010-02-22 14:43:24)
标签:

就业

校内网

快餐文化

大学生

校园

分类: 杂谈时评

文/凌霄(伤逝)

校内网现名人人网,不可置疑校内网已经成功地俘获了高校学子的心,一方面校内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供大学生们相互交流的网络场所,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这一空间的成员,校内网也显示出来了一些消极问题。

自从去年国庆后我也陆续玩过一段时间校内网,但最开始可能和许多大学生所关注不同,最先我并不是作为一个校内网的成员而关注校内网的,当几年前校内网在高校内发动频频攻势而引起我注意时,我就被这一创办者的敏锐的所折服。“校内网创办人王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97级毕业生,毕业后全奖攻读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2003年圣诞节回国创业,创立第一个社会性网络‘多多友’遭遇失败”这是我当时在百度上搜索到的校内的创办相关信息。

我惊讶于校内网创立人员对消费群体的准确定位以及对当代大学生心态的准确把握。我个人认为校内网做得出色的有下面几点:第一,实名注册、真实用户资料,相对真实的网络场所;第二,类似博客模块化的可定制个人空间;第三,即时留言、收发信件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校内网上大学生最热衷的几大事项:

晒照片

http://s8/middle/607e7c9fg802ac76ee997&690

分享奇闻趣事

http://s10/middle/607e7c9fg802ac6f4c3a9&690

 

发状态

http://s6/middle/607e7c9fg802ac75fa835&690

分享快餐文化

http://s12/middle/607e7c9fg802ac74115ab&690

 

玩农场、牧场等应用

http://s11/middle/607e7c9fg802ac7abedda&690

 

 

下面再来看看校内网内容呈现的几大倾向

真实性大打折扣

从名称由校内网向人人网的转变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校内网的开发团体已经对消费群体重新定位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校内网成员的真实性打折扣,至于具体都到了什么程度,相信许多人都有所体会。

垃圾文化、低俗化

大学生主要关注的是这些么?现在校内网上的一些内容已经变味了,变质了,一不小心有可能就要发烂了。

 

针对校内网存在的一些对大学生发展不利的危害,我个人有下面几点看法:

浪费时间

如果每天一上网就真奔校内网,看有没有人留言、有没有更多可以关注的新鲜事情,那么基本上可以说你已经上瘾了。如果你半天以上的时间泡在里面,关注那些来自不同方面的新鲜信息,那么你的学习时间从何而来,你的社会实践能力如何提高?你所要想的是你已经浪费了多少时间在上面。

快餐文化不可取

能力的提升、成功的获取应该不是几句励志的话语,几个教你过四六级的应试方略,几个教你如何应对期末考试的技巧就可以得来的。校内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快餐文化,大学生却如获至宝地吸收,忽视系统、全面的学习研究,一味急于求成,渴盼他日一朝美梦,这是不可取的。

交流面窄,视野小

校内网上交流的群体绝大部分还是在大学生这一个圈子中,虽然各个不同大学各个不同年级的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但人群还是局限在大学生这一极小的年龄段,对问题的看法未免显得涉世不深。个人看法,大学生还是要多和社会各个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人多关流。

我想说的是,校内网只是一个用于大学生间相互交流、休闲的空间,里面存在的消极作用的地方应当识别并避免,不要随波逐流。

校内网用来交流、娱乐可以,但要注意,要有识别,不要沉迷其中。千万要小心,别烂在校内网上!

 (个人愚见,片面观点,欢迎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