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美国店铺色彩营销(一) -----博物馆之艳
(2011-10-09 19:20:50)
标签:
色彩营销美学营销色彩搭配游记杂谈 |
很多人喜欢在国外的大街小巷溜达,我亦乐此不疲,由于职业的需要和兴趣使然,我也会到各个博物馆、艺术画廊,因为那是一个国家文化艺术背景、历史传承的浓缩。当参观结束,你意犹未尽的心一定会随着你颇具气质的脚步踱进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 之后你的视觉神经就不听使唤了,我的故事开始了……
参观完美国华盛顿当代艺术博物馆,我顺着人群自然走进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场,里面人头攒动,纪念品丰富多彩,我不想用琳琅满目来描述我此时的感觉,因为“琳琅”只是描述东西的精美,“满目”仅是繁多的意思。这里吸引我更多的是商品的五色缤纷,柜台上、货架上、墙壁上以及店里的角角落落都被商品充斥着,但他们一点都不凌乱,而且每一个区域都有可观赏性,徜徉其间,我仔细端详究竟:原来商店里所有商品都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有艺术感地陈列了出来,让每一个观者都忍不住拿起这个瞧瞧,放下那个再看看,两个收银台始终被大包小包的人群有序包围。
首先,商品的陈列充满生活乐趣。在自然界什么最能吸引人的目光?当然是色彩,色彩的诱目性能充分调动人视觉和行为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我们整个生活状态。所以商品色彩是用来引导(教育)人们关注其本身功能用途的有效手段。同样是一些小纪念品、杂志书籍、围巾书包……他们(商店陈列师或店员)能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组合在一起,然后给我们的视觉创造出一些生活场景,让每个消费者的内心产生深深的共鸣,从每个顾客的眼睛神态里我读出了每个人渴望看到的东西。因为店里在搞日本文化月活动,日式纪念品颇多。你看这一个组合是蓝白的青花系列,在高低不同的玻璃台基座上,有大小形状各异的青花瓷瓶、储物罐,花型纹路与中国青花有异,瓶体上间或点画有几尾小金鱼畅游其间,灰色陶瓷上画有金鱼的杯垫叠络在旁,青、白、红(点缀)构成这组的主题色,既有传统文化意趣,又使文化传播渗透到每个观者买者的内心,看到许多西方人士对这组产品爱不释手,选择的同时脑子里已经有了摆在家中某个角落的情趣构图。
其次,商品陈列营造出某种生活格调。在透亮宽阔的玻璃柜台里陈设着一块日式风格的大方巾,草绿底色上铺满红白黄色的菊花图案,搭配深绿色的叶子,就这样一个小东西,若是你怎样通过陈列去做它的色彩营销,或说优美一些,你怎样为观者传递艺术美感?我看到的触动我情感的陈列是这样的简单:在艺术化长长叠放的丝巾旁边,静静躺着一束由白黄深酒红色组合的菊绢花(墨菊的颜色为酒红),平面图案与立体花束交相辉映,这个词用的太过轻率浮躁,破坏掉了他们清雅的味道,因为我站在柜台旁边似乎都能闻到淡淡的菊香,它们勿需辉映,相守就好。因为这组陈列传递出来的感觉是那么淡雅,黄色的幸福感、绿色的活力和酒红色的浪漫不就是人生活快乐的写照?如果把丝巾简单一抟,或者四方叠好,塞进一个纸盒里,你是否会瞥一眼,就看会不会安排导购在你身边插话了。美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美感给你带来亲身的体会。
第三,商店陈列中,能熟练运用简单的色彩创造艺术美感。越在商店里溜达,越感觉文化的力量紧紧拥抱着我,左边看---淡紫色调的印花丝巾柔美蜿蜒地躺在白色磨砂基座上,周围簇拥着白色、淡紫色、淡绿色的水晶珠串项链手链等小的配饰,这比层层叠叠挂着的水晶项链有价值的多,因为看出来每串摆放都费点小心思,每串都有一个爱的故事在里面,为远在异国他乡旅游的你留下片片思念,带一串回家给心爱的TA。右边瞧---米黄色的台布上错落着草绿、湖水绿、油绿、亮黄的装饰盘、碟子、花瓶,还有一点红和一抹艳粉, 绿色为主基调与对比色红、艳粉的组合,既明快又时尚。
(这组照片整个被丢失了,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是我的mac上依然有样片存在,但不能插入,只能我自己看到,以后一定会谨慎。此刻甚是想念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