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业内人士在一起聊天,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中国服装品牌没有色彩。可是每每到商场闲逛,看到品牌背靠背、肩挨肩有序地排列在商场里,你不能说没有色彩,中档以上各个品牌的色彩系列感在陈列中已非常清晰的表现出来,赤橙黄绿青蓝紫花格素尽情绽放,这个季刚波段投放到市场,下一季开发计划早已摆在设计师的案头。我们有色彩,我们根本不缺色彩,那到底缺什么?我认为缺乏整体色彩印象和色彩营销。
说到色彩印象和色彩营销,那就要从色彩谈起,我们不去老生常谈色与光的关系,而是要清楚色彩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为它包含了眼睛看得见的视觉要素,又包括看不见的心理和精神要素。所以婚纱店多以粉紫白色彩制造浪漫情怀;户外用品则以大自然棕、绿、咖色彩渲染大自然的亲切与放松;爱玛仕的橙是智慧阳光包容的色彩;而夏奈尔的黑白色是纯粹、自信和特例独行。以色彩为中心的概念包括如何有效的使用色彩(企业所有对外视觉营销的色彩统一性);如何利用色彩发挥产品的价值(消费者的留存与记忆);如何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吻和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如何提升销售额。
坚持站在顾客的角度看问题是色彩营销的基本点。对消费者而言,色彩并不仅仅是商品、店铺陈列的色彩,还包括在终端销售全过程为顾客带来的超越服装本身的附加价值,简单地说,为顾客找到适合的色彩就是企业色彩营销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着装色彩的丰富源于人的肤色和性格特征,而人的肤色又分为冷暖轻重,正契合我们产品的色彩开发比例。比如一件开衫,企业开发出了黑、白、红、淡紫、墨绿、宝石蓝(暂且把色彩开发的科学性问题留在以后文章细数)六个色系,顾客进门后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自己适合哪件,内心喜欢宝石蓝,但似乎不太好搭配;黑色保险,但是黑色的服装太多了;紫色是这两年的流行色,自己能穿吗?墨绿显老,白色不经脏……,所有这些心理活动都围绕的是色彩问题,我们现在就为品牌终端构建一个色彩营销终端销售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第一,判断顾客的肤色和性格特征,肤色白皙还是黑黄,性格外向还是内敛,眼睛和发色是常规还是特殊。
第二,了解服装色彩的语境,每种色彩都和人的性格特征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更多了解色彩的性格可以影射到人本身,比如紫色文化和蓝色就不同,喜欢紫色和喜欢蓝色的人性格各有千秋。人都喜欢懂自己的。
第三根据顾客职业、场合做整体搭配的建议。所以一个肤色黑黄身材偏胖性格外向的企业管理者,我们给到的色彩营销方案应该是:黑色开衫能收缩整个身材轮廓,但内搭衣物必须是亮丽的花型,让整个脸部肤色显年轻朝气;宝石蓝的色彩纯度高(俗语称颜色正)有收紧脸部肌肉、提亮眼睛的效果,同时收缩身体轮廓。如果喜欢白色,不免可以尝试与时下黑色哈伦裤搭配,保证臀围线条的平滑。
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大多顾客只想找到体现自己个性的着装风格,而不愿意去关注这件衣服是否卖的好。每个企业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服装企业除了满足消费者的着装需求,更重要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素养和判断,反之又会促进企业的设计和应用水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