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色,还是卖文化?
(2011-08-21 00:09:30)
标签:
色彩营销文章杂谈 |
色彩营销的话题一阵紧似一阵,似乎色彩只有和营销挂上勾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说出来的话才有质感。营销这个看上去冷冰冰的、很市侩的词汇需要一件美丽的文化外衣,本来嘛,色彩就和文化息息相关。
无论做什么产品的色彩营销,要将色彩和人文结合起来。在销售行为里,销售主体是人,客体是产品,人和产品之间有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那就是内在的性格,人是有情感的,产品也有情感,它体现的设计点、色彩运用、材质等等,顾客买东西,是想买到和自己相关的、、有缘的、能表达自己的那一切。夫妻两个上街购物,尤其是到家居装修店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最多,为了家里的一些装修细节,矛盾尖锐到有时会吵起来,仔细一听,原来是妻子想突破传统,把墙壁涂成颇有感觉的淡紫色或淡黄色,而丈夫一意孤行觉得那样墙的色彩太怪,还是传统的白色要好。很明显,色彩成了矛盾的焦点,焦点的成因是各自性格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如果这时我们把营销点放在色彩文化传递而不是涂料的销售上,效果是不是更好呢?淡紫色浪漫,能柔和紧张的气氛,适合长时间居住的家庭使用;淡黄色温暖轻盈,洋溢出一种幸福感,这样会将销售要点转移到文化而非产品上,整个社会获得的将是从视觉到精神修养的全面提升。否则,我们只能感慨为什么外国人对于色彩的使用那样驾驭轻熟。行走在美国街镇,发现每栋别墅的色彩都不尽相同,同样是绿色调,会有浅绿、深绿、灰绿、湖水绿等等,为什么每家每户选择的色彩不同?因为每家都有色彩背后不同的故事。
色彩营销不是单纯买卖色彩,重要的是把色彩文化传递出去,逐渐培养起整个社会欣赏色彩、理解色彩、使用色彩的文化习惯。内心情感丰富的人群才会对色彩有强烈的嗜好。文化互动是色彩营销的真正目的。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色彩使用习惯也不一样。我曾经去贵州苗寨采集苗族的色彩,当地在青山绿水滋养下的人们把自己内心深处饱满的情感宣泄在对色彩的使用上,不论是背孩子的背篓、还是身上的服装、或是一个小的装饰物,无一不是鲜明的色组合,红的热烈绿的清脆黄的耀眼橙的温暖,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没有谁受过专业色彩训练,但对色彩的感受极真切,和她们进行色彩互动要比和城市水泥森林当中求生的人们容易的多,因为城里人的模式化更机械僵硬。
色彩是感性的,它能撩拨起人内心的涟漪。曾经在北京白领女装为VIP会员分享色彩课程,一位会员喜欢一件丝制衬衫,但这款衬衫有五个颜色,一时无从下手。她的职业是企业管理者,性格理性、外形端庄,皮肤白皙五官秀气,还有一些女人的浪漫。这样一分析,服装色彩文化同时有了归属,蓝色理性冷静,给人的感觉悠远清静,适合管理人员选择;紫色是热烈的红加内敛的蓝,同时具备两种特质,所以紫色给人的感觉浪漫神秘;玫瑰红是属于敏感多情的女人;白色与黑色两色个性独特,再考虑肤色特征,玫瑰红、紫色、黑色、蓝色、白色是她为自己选择这件衬衫的色彩顺序。由此可见,色彩营销内涵和外延都和文化相关。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随随便便没有理由地买一件衣服,总能说出你的理由,色彩、款式、图案、设计、面料等等,而这些细节点本身是文化综合再现,同时与人的性格、情感相关,只有当人与物的情感链接在一起的时候,服装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更加融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