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的瑰丽依然在。
文学的世界,与四月天那样色彩斑斓。我有幸追随它、追随着万千瑰丽的中国文学。
我们不是神仙,也食人间烟火;而因为文学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即使生活清淡,又何妨?
日前,与
深圳商报朋友吴吉记者品茶聊天,她问我是否还在新浪网写作,我说还在,如果哪天辍笔了,也就隐入云烟了呢。
我与小吴记者结缘于2016年的四月天。那年的4月16日,我的第三本小文集《我像雪花天上来》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了盛大的“读者见面会”,人山人海,连过道都挤满人。这一幕连同先前两本稚嫩的小文集的签售会的热烈和美丽都镌刻在我的心里。
不会忘记,是深圳高级中学的同事朋友们鼓励我出书,并且牺牲假日休息时间为我捧场,校长也这样。不是我能,而是大家友善。友善的人才会去成全他人。
记者朋友也一样,第一个媒体友人大约是陈广琳,投稿而认识。记得那年那月那日他开着他的破旧的小车来到高级中学翻阅我的处女作《心海如花》,为稚嫩并且喧嚣的它高兴......
想来,四本小文集凝聚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友情。深圳的报纸和深圳卫视“第一现场”的记者朋友给予我无私的援助。直到今天,百度上还赫然可见吴吉记者的清丽深情的报道。还有一些记者是网络认识的,比如庄树雄朋友,至今没有谋面。去年托人送我一个“故宫文化”花瓶。深圳晚报周智琛老总(现为财新传媒副总裁)和为我的《青》写序的赵骥编辑也是在新浪网邂逅的。总之,无论以什么方式相遇,同频,是成为朋友的底线。
《青》于2021年出版,它是我献给终身受益的教师职业的礼物。此次重印,调整了某些文章,再次强调了教师职业的本源之美,学生的信任和爱成全着老师,学生的超越成就了老师——进而鼓舞老师永不辜负。
据深圳海天出版社刘翠文编辑介绍,没有举行读者见面会的《青》,在师长朋友学生弟弟妹妹的支持下,已经售罄。我希望重印的它,与读者见面会销售达“天花板”级别,创造深圳书城个人售书高峰的《我像雪花天上来》成为姐妹篇,继续输送其正能量。在此,也特别地向王颖编辑致谢!
追求沉静、简洁和深邃之美。永远在路上。
新印书依然还存在喧嚣,比如一些表达恩义的图,还有为了个别页面不空落而补入的图......但新印书富有意义的是除了封面设计,还在页面构图上选择了两位老师、一位画家、一位邻居朋友的图画。它们特别真切和珍贵,潘常欢老师的封面设计,也是完全义务的。他们的友情援助也契合教师的崇高的师魂。
时隔七年,《我像雪花天上来》仍然在卖贝商场、孔夫子旧书网、京东网、孤岛书城等价格坚挺不降。感谢读者的爱。它与姐妹篇《青》被北京、天津、温州、上海等图书馆馆藏。
新印《青》即将在深圳书城和京东、当当等网上架,数量有限。希望喜欢它的朋友关注并留存。
感谢有你!你的爱给我温暖和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