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希金之死

(2024-05-27 18:01:16)
标签:

文化

普希金之死

 

今年66日,是普希金诞辰225周年。

普希金,179966日出生于莫斯科,1837210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他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高尔基说,普希金之于俄国文学,正如达·芬奇之于欧洲艺术,他称普希金是“一切开端的开端”。鲁迅先生曾指出:“俄自有普式庚(普希金),文界始独立,真正之俄国文学,实与斯人偕起也”。联合国把普希金出生的66日确定为“俄语日”。

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也是时代的旗帜。他作为民族意识的体现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他一生致力于革命,与黑暗的专制势力进行顽强的斗争他的思想引起了俄国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曾经两度被流放,但是均没有放弃希望。他参加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办文学杂志《现代人》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中国人知道普希金,大多是从他著名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开始的。这首诗是普希金1825流放南俄敖德萨期间创作的他因与当地总督发生冲突而被押送幽禁在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尽管普希金的个人生活遭遇了挫折,但他的诗歌却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段孤独寂寞的艰难日子里,普希金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虽然身处逆境,但他的心灵和创造力并未受到束缚,反而创作出了能够激励人心的杰作。在这首诗中,普希金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坚强、乐观和希望的信息,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鼓励人们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相信美好的日子终将到来。这首诗,也激励着无数中国青年,面对困难挑战,不忘初心,保持信心,乐观向上,永远向往着未来。

1831218日,32岁的普希金与19岁的纳塔利娅结婚。纳塔利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普希金在莫斯科参加一个家庭舞会时对纳塔利娅一见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两人很快就结为夫妻。183567日,普希金夫妇偶遇荷兰公使馆的一个名叫丹特士的官员,这官员是一位因法国革命而流落俄国的年轻贵族,个子很高,长相很帅气,谈吐幽默,十分机智,也很好色。后来在沙皇的支持下,丹特勇敢地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娜塔利娅。娜塔莉娅对丹特士也有所倾心,两人发生不正当关系。由于丹特的介入,上流社会便流传出很多关于娜塔利和丹特的风言风语183611月的一个早晨,普希金收到一个普通的纸袋子,当他打开之后发现纸袋子里面装着的是“绿帽子协会”寄给他的“绿帽子协会”成员证书,授予他绿帽子最高勋章获得者、骑士团长及骑士们会聚勋章局任命普希金为主席的助手和奖章史研究家。这简直是普希金赤裸裸的羞辱,即刻成为上流社会的笑柄,人们纷纷嘲笑普希金,更有人在普希金的后脑勺伸出了两根手指头,示意羊角,预示着他戴上了绿帽子。士可杀不可辱,普希金决定通过决斗来解决问题坚定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名誉。183728,在圣彼得堡郊区的一个空地上,在荷兰公使的作证下,普希金和丹特各自拿着一把手枪,丹特率先举起手枪朝着普希金的腹部开了一枪。地上的雪花瞬间染成了鲜红色,普希金痛苦的倒地呻吟,他拼尽全身的力气朝丹特开了一枪,但丹特斯只是受了轻伤。普希金腹部受了重伤,虽然他试图继续工作并参与社交活动,但最终因伤口感染和恶化,在决斗几天后的210日去世,享年37岁。普希金的去世不仅是个人悲剧,也是俄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巨大损失。

普希金死后,人们要求严惩凶手丹特斯但是杀害普希金的凶手真的只是丹特斯一个人吗?一位苏联的历史学家埃德蒙多维奇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研究了普希金的生平以及当时的罗曼诺夫王朝尼古拉一世所留下的大量秘密档案之后,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他认为普希金的死与尼古拉一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说是尼古拉一世一手策划了普希金和丹特的决斗。普希金生前写了大量的诗歌和小说,其中大部分是揭露尼古拉一世的专制统治,鼓励人们努力追求自由民主和光明,这显然动了尼古拉一世的奶酪,所以于1827127日普希金受到莫斯科警察的指控之后将他流放到西伯利亚。普希金去世之后,悼念他的文章出现在各大报纸上,一时之间声讨尼古拉一世黑暗暴政的文章不断面对群众的抗议,尼古拉一世做贼心虚,他担心在普希金的葬礼上有人趁机捣乱,便连夜派人把普希金的灵柩从准备葬礼的教堂里秘密的运出来,在一个偏僻的修道院里,草草地将普希金埋葬了。虽然没有特别准确的证据指向,尼古拉一世就是杀害普金的凶手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尼古拉一世一定在普希金与丹特的决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普希金虽然去世187年了,但他的文学和精神永存。今天我们纪念普希金,向这位俄罗斯文学巨匠致敬,对于加强中俄两国人民情感联系,促进中俄文化交流,激发中国作家的创作灵感,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普希金的人文关怀、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对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作家的野心
后一篇:走溪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