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持“三融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9-12-26 08:01:06)
标签:

教育

坚持“三融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西北大学附中  黄闯

 

【内容摘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融入

 

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公布。《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

多年来,我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取得显著成效。

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校立即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讨论,确定具体实施措施;学校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科学规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评价反馈;通过周一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主题演讲、宣传橱窗、板报展板、讲爱国故事、唱爱国歌曲、学爱国英雄、参观爱国基地、进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利用庆祝日、纪念日、节假日等各种机会,驰而不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突出立爱国之志、成爱国之才教育,通过动员、讨论、竞赛、表彰等形式,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不懈、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贡献社会、报效祖国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动,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评为省市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学科竞赛和读书、征文、科技、音乐、美术、体育各类比赛屡获大奖,学校多次被评为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先进集体、文明校园等。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文化知识教育

文化知识,学生所学各门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知识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明确目标,坚守常规,创新方法,技术支撑,深挖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上好每节课,让文化传承不息。

教师精心备课,吃透教材精神,深挖教材文化内涵;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现实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广泛讨论,古为今用;拓展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教材拓展演讲、课本剧表演、走进名人故乡、寻访名胜古迹等活动,传承家训家风,学习先辈精神,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在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重点对学生进行传统思想、传统文艺、传统建筑、传统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重点对学生进行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科学思想、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把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课堂教学守正创新,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师有关渗透传统文化、创新课堂教学的设计、教案、课例、反思、论文等在专业杂志发表,或在评比中获奖;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学生在课本中、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的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强。

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教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被古今中外证明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两大因素。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

为了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我校对原有零散的教育活动进行整合,按照德、智、体、美兼顾,行为、心理协同,学校、家长联手,校内、校外结合的思路,制定了《关于在学生中开展八大系列教育活动的意见》,推出“八大系列活动”(系列主题班会、魅力学科节、活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家教指导、青春校园文化、国际互动交流、定向结对子、社会实践创新等),架构起多维、立体的实践育人环境。

为了把社会实践教育落到实处,学校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浐灞生态区城建博物馆、西北大学博物馆等签署协议,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请优秀宣讲员讲解,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座谈,学习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与西北大学相关实验室、秦岭金丝猴研究基地等签署协议,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相关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在全国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获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签署协议,利用节假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及班团队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博览园开展课外实践和科普教育活动;与西安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附近社区等签署协议,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

八大系列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的核心在于,搭建平台,营造环境,激发实践,促进发展,让每一个生命都茁壮成长,让每一颗心灵都透亮润泽。八大系列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国内外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融合各种教育因子,实现自然生态、类生态、内生态圆融互摄,突出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的特点,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开放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