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墨尔本

(2009-06-17 11:13:50)
标签:

文化

浩瀚南太平洋波涛轻轻地拍扶着她的肩膀,宁静浪漫的亚拉河水静静地从她胸前逶迤流淌,精雕细刻的街心花园与穿流不息的城市有轨电车将时光带回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而南半球最具规模的圣菲斯大教堂那金碧辉煌的塔尖在碧蓝如洗的苍穹下更显示出她历史的沉甸与宗教文化的沧桑。这就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一个在空气中散发着柠檬香味的溶合着上百年历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澳大利亚南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

十二月份的墨尔本已进入夏季,洁白的云团在蓝天上移动,明媚的阳光在欢快的播洒,城乡轮廊深重,远景清晰可触。大片大片的草地与一株一株粗大的桉树构成一幅幅绿色图景,早期开拓者遗留的为数众多的红墙雕花的建筑被后人珍贵地保护着,使之成为现代化城市建筑之海中不断闪耀的动人心魄的朵朵浪花。当你缓步行走在墨尔本市九横九纵之一的城市街道上,高大的教堂与现代化的超市比肩而立,精致的城市雕塑与巨大的商业广告交相辉映,各种肤色的男人与女人与穿流不息的机动车从你眼前晃过,灿烂阳光与斜风细雨会在一日之内不停光顾。这就是墨尔本,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的省会,一个有着300万人口、经济繁荣、文化气息浓厚且有着多元文化传统的城市。

墨尔本市原来有破旧车多、胖姑娘多和喝醉酒人多的“三多”现象,我们来后发现还有教堂多、有轨电车多和抽烟的姑娘多的“新三多”现象。基督教是随着大英帝国的船尖炮利一并浸袭这片土地并成为这里的主要宗教,在墨尔本不太宠大的市区内大小教堂就有数十座,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几近奢华的装饰、华丽的色彩浮雕和白大理石的墙体都显示出教堂的庄严和神圣。有轨电车是墨尔本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保存最为完整、运营最为有效的大众捷运系统,它的线路纵贯城区,实行无人售票管理,乘客只需上车前购买“小时卡”即可在有限的时间内无限制地乘座任何一趟去往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点的车。墨尔本是一个休闲娱乐气息十分浓厚的城市,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闪烁之际,一群又一群穿着时髦面带笑容的青年男女便相会在大街、小巷、河边、广场的酒吧内外开始尽情享受美好的生活,他们会在音乐的伴奏下慢慢地品尝着当地久富盛名的红酒,也会在欢快的呼喊之中畅饮世界各地的啤酒,更有的则是在微风佛面的夜色之中相互依偎在一起有节奏地摇摆着肢体,而此时的姑娘们则更多地是在云吐雾,尤如置身于青云之间而悠哉悠哉。

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区由于有着丰富的金矿和众多的稀有金属而成为澳大利亚最早被开发的城市。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有两条线索正在沿着时间的轨迹向世人渐渐展开它清晰脉络:其一是华人在澳大利亚的创业及发展已呈现“多元化”。华人与白人可以说是同时期来到这片广袤的土地(只能按开发史,否则,郑和下西洋到达澳大利亚的时间要比库克船长抵达澳大利亚的时间早300年)。由于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差异,华人在澳大利亚的政治舞台上没有任何地位,他们主要是在各地从事以餐饮业为主的服务行业。与其他世界各主要国家一样,在墨尔本市中心最热闹的商业区也有唐人街,在最富有的住宅区、最繁华的街道都有生意兴隆的中餐馆和百货商场,不仅如此,为数众多的中资机构和民营企业近十几年也都纷纷将投资的方向转向墨尔本,华人在澳大利亚的发展由于祖国的强大而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餐饮行业而开始向更广大的金融、五金、矿产、制药等行业发展,他们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也将在澳大利亚的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二是澳大利亚的市政建设实行的是城市“乡村化”。由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当地居民一般都居住在带有庭院草地和私家车库的两到三层的“私人别墅”里,这样的私人别墅大都建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方圆五十公里的范围以内。由此,城市中心区主要集中了行政、金融、学校、娱乐等政府及公共部门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严格按照一百多年前的设计方案兴建或是修饰,建新的不能破坏原有的,维修原有的则要“以旧为尊”。城市中心区一般面积不大且配备有可供游人休息的花园、绿地及街头广场,当你游走在城市中心你会感觉到是在一个诺大的绿色田园中漫步,有灿烂的鲜桔花在随风摇摆,有洁白的小鸽子在自由飞翔,有高大的榆树在展示着身姿,有精美的花环在装点着房前屋后、、、、、、。

    这就是墨尔本,一个会在你的心灵留下深刻记忆的城市,她的美是外在的优雅气质所带来的震撼,她的美是内在的文化品质所产生的共鸣。我喜欢你,美丽的墨尔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