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总是容易被忽悠?
(2019-04-10 14:45:57)
标签:
人性陷阱思维境界识别 |
分类: 人生哲学 |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很容易就被别人忽悠,而且还很难吸取教训,这次被忽悠了之后,下次还会很容易被忽悠。这些人天生就容易被忽悠吗?
据观察,单纯简单的人容易遭忽悠,这样的人什么都不经过大脑思索,不通人性,不懂人性。老实人容易被忽悠,老年人容易被忽悠,轻信别人的人容易被忽悠,爱虚荣的人容易被忽悠,自己有一种特殊需要,想要得到满足的人容易被忽悠等等。如果轻信别人,被容易被骗。
再说,忽悠人的人早有动机,比如针对投资者,他们会预先针对投资人的头脑设局。如果一个投资者,学了很多知识,但投资失败,也算是选择失误,所以,实践证明知识学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那仍然只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简单,现实复杂。所以说,现实陷阱多,实践出真知,现实就是如此,了解社会,需怎么去应对才是最重要的。这与自己的念想也有关系:想一下暴富的人易被忽悠;有依赖的人总会想减个懒,也容易被忽悠;所以修养心性,悟透人生更是重中之重。
关于忽悠,最经典的故事就是赵本山、范伟的卖拐忽悠:多年以前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和范伟两位喜剧明星曾经表演过几次类似的忽悠和大忽悠小品。在小品中,依靠套路,把老实憨厚、正常走路的厨师,给忽悠说成了瘸子,然后成功把拐杖卖了出去。在后来的小品中,为了彰显正义,又设计小品让以前被忽悠的厨师变成了打假的王海,然后成功把大骗子给忽悠进去。实际上,在现实中往往是骗子得逞,而被忽悠者还往往不接受教训,下一次碰到别的事情继续上当受骗。
轻信别人的人容易被忽悠,比如有的人相信药床垫,药鞋垫,以为用了就健康了,这是典型的忽悠手段,可是还是有很多人相信。爱听奉承话的人也容易被忽悠,因为人都喜欢被别人奉承,不喜欢被别人批评,所以就会被忽悠。刚进入社会时容易被忽悠,因为涉世未深,不了解也不知该如何应对,被忽悠也是很正常的,就当交学费。但是有的人都成了老江湖了也被忽悠,这个就有点匪夷所思了。老江湖是世间的欲望太多,牵挂太重,所以心思迷乱,容易遭忽悠,这是人性的弱点所致。
南怀瑾老师说,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中和思维归纳了欺骗的六个层次:骗子的有意骗、朋友的无意骗、从小的家教骗、复杂的社会骗、深层的文化骗、无明的自己骗。最可怕的就是自己骗自己。被忽悠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想找捷径,因为有需求,人家抓住你的需求动机,而被忽悠的人想拿现成的,还没有琢磨清楚就想走捷径。有个朋友说,她以前的逻辑就是不清晰,所以听到一个信息觉得好拿来就用,很是让先生担心,担心被别人忽悠。可见原因还是在于自己的逻辑不够清晰,容易被忽悠,加强逻辑训练真的太重要了。自从学习了中和思维后,特别是近一年,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在逐渐增强。
要想不被忽悠,最根本的是不自欺,不自欺的前提的《中庸》提倡的“诚”,就是要对自己禀性中的优势和弱点有客观清楚的认识,对世界的千变万化有灵敏睿智的把握,能够随时随地精准动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再从思维看,如果一个人训练出了逻辑思维的确是可以防止很多被忽悠的事件发生,但是当遇到逻辑高手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比如你的逻辑被他看穿了,他会顺着你的逻辑来忽悠你,怎么办?
这有一个心法:就是境界,把自己置身于利益之外。首先需要打开心量,自己的境界大,眼界变宽了,对任何人事物的理解就不一样了,对忽悠的识别也分要紧和无关紧要来应对。对无伤大雅的就一笑了之,何苦在意真假;如果忽悠是一个套,把自己可能套进去,就得精准动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对,和禀性关联挺大的,如果过于较真,奔着目标去的时候就会被忽悠。所以,调禀性最重要,琢磨运用心态1.1:1,慢慢增强识别能力。要减少对他人,对世间的依赖,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多用心,每个人都是活自己,您不努力,真的没有人能够帮到你。只有看透人心,才不会被人忽悠,多琢磨,多实践,就不容易被别人忽悠了。
再看现在最流行的点赞,如果有两位发言人,一位水平高,知识渊博,在微信里说的话有见地,有深度,自然值得点赞;一位水平低,努力提升自己,同样值得点赞。反之,水平高的人颐指气使;水平低的人自以为是;两位都不值得点赞。不过,如果因为需要拉票,四者都值得点赞。再说,如果我难得糊涂,各方都需要讨好,所有的都点赞一遍。内心都不会别扭,世间百态,上网先自问美德与否?只要说到别人心坎里,效果就挺好,这个就需要用心琢磨了。制约人心的宇宙法则是因果!治理社会的要诀是别干预因果;为人处世的误区是替别人背因果。自己要有清晰的思维,思路念念分明,就不易被忽悠了。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免费的东西往往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人人都恨骗子,可扪心自问,骗子为什么能骗到我们?找到自己的病根才能治病。那么怎样看透人心不被忽悠呢?
一是看他是只承诺还是有行动;
二是看他是真心的,还是虚情假意的;
三是看他是站在对方角度考虑,还是只为自己打算;
四是凡事多思考,问个为什么,不可太轻信;
五是只要舍得放弃,想被忽悠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