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让内心感受善良的力量(王跃文)
(2011-03-06 22:29:07)
标签:
文化风尚国画畅销幸事杂谈 |
分类: 媒介_访谈 |
罗素说“幸福乃是参差多态”,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水平、敏感水平及其包含的试验性与先锋性元素,是衡量城市风尚水准的决定性要素之一。
在这样一个以物质消费为主流的时代,文化与风尚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王跃文认为,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经济再发达,如果人民的内心感受不到宁静、温暖、上进、善良等力量,再高的GDP恐怕都不能等价于幸福指数,“内心的、精神上的东西,永远是不可替代的”。
十年风尚,“文化”当然功不可没。
王跃文生于1962年,湖南溆浦人。198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溆浦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后调入怀化市政府办公室、湖南省政府办公室。1999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国画》,一经面世便迅速在文学评论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半年内加印了五次,每次都以脱销结束。王跃文也瞬间被认定为新时期官场小说的开创者。当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何立伟套用古人评柳词的话谑道:“凡有书店处,必卖《国画》,这本书引领了当今如火如荼的官场小说风潮。”
成名后,王跃文曾这样戏谑自己,“文坛中人说我是官人,官场中人说我是作家,用时髦话说,我是边缘人。其实,我什么都不算,只是个尴尬人。”2001年,王跃文结束了自己的尴尬地位,辞去公职,专职写作这种转变显然不是偶然,昨天,接受记者采访的王跃文在电话里认真地说,“相比做官,读书写作更纯粹,更符合我的性格”。
十多年过去,《国画》如今依然出现在各大书店的畅销书位置,王跃文说,“这是作者的幸事”。
入围2011辛卯·潇湘风尚大典的十年风尚文化事件,几乎不看报纸的王跃文说自己还不知情。尽管如此,王跃文对于文化风尚的理解依然动人。“让我们内心更有力量,让我们心胸更为开阔,让我们心情更为柔软,我们需要彰显的,就是这样的活动。”他很同意这句话。
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机关里工作了十几年,看到了很多正常与不正常的现象。有一段时期,我陷入了思考。我想把我的体会通过一种东西表达出来,写小说,是我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方法。我认为社会进步到这个程度,如果小说都不能客观真实反映生活的话,那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