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诗情画意里解读雍正皇帝的生活情趣

(2012-09-24 03:47:19)
标签:

玉溪

雍正皇帝

故宫博物馆

康熙

雨后园亭即景

分类: 草根历史

 

 从诗情画意里解读雍正皇帝的生活情趣

故宫博物院藏《胤禛行乐图之十二月令图·曲水流觞》轴之一

 

文○小玉石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四皇子,德妃所生。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由于康熙帝所生皇子太多,皇子之间为谋求储位,相互勾心斗角,各结私党,所以太子胤禛曾被康熙两立两废,为了顺利上位,胤禛与个皇子之间的皇位争夺战便由明转暗,故意疏远朝政之事,整日抚琴而歌,对酒吟诗,消除了兄弟之间对他的提防,保持一团和气的局势。表面上胤禛不闻朝事,除了弹琴作诗之外,还沉迷释教道教,自称“天下第一闲人”。实际上暗中却与年羹尧,隆科多私下交往颇深,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势力集团,并通过治理黄河水患的政绩,赢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于康熙六十一年正式上位,改年号为雍正。

 

    雍正很喜欢园林式的生活方式,在他即位后,于正大光明殿的东侧修建了圆明园的亭台丘壑,并对大臣们说:“惟建设轩墀,分列朝署,俾侍直诸臣有视事之所。构殿于园之南,御以听政”。除了雍正在此处理诸臣奏事,批阅奏章之外,自称“天下第一闲人”的雍正大帝,他还干些什么事呢?意图享受安逸的他,当然少不了对月弹琴,吟诗作画的暇逸生活。

 

    在他安逸的皇宫生活里,琴,是他一生的最爱。从他的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雍正不仅喜欢诗,还非常喜欢琴,在他的诗中,屡屡提及,雍正即位之前,仅《雍邸集》一书中,就收录了雍正八首与琴有关的诗作,现摘录一首:

 

   《雨后园亭即景》 

  玉溪宛转云流镜,翠巘参差黛扫屏。

  堤树风翻深浅叶,径苔雨染淡浓青。

  鸣琴遥和岩头瀑,凉箔齐钩水面亭。

  最是夜初群籁寂,临轩坐拥一湖星。

 

    那么在他即位后,又写了三首有关古琴的诗作,来表述他对古琴的喜爱和青睐,摘录其一:

 

    《偶题》

  秋宵噭噭云间鹤,古调泠泠松下琴。

  皓月清风为契友,高山流水是知音。

 

    有时候想想,雍正要是不当皇帝,做个诗人,在文坛之上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大人物。品读他的诗,颇有几分文人情怀,玉溪流镜,鸣琴解寂,堤树叶浅,临轩抒怀,书斋、园亭、闲日、雪夜、雨后,皆离不开琴。可见雍正的琴诗,是他生活最真实的写照。雍正不仅在诗中体现了对琴的爱好,此外,,在故宫博物馆收藏的《胤禛行乐图之十二月令图·曲水流觞》古画中,也表现了雍正的这一喜好。其中有一本描绘了雍正端坐树下,琴横膝上,轻抚琴弦,闭目凝神,沉浸其间,其意境正与《偶题》一诗中“古调泠泠松下琴”极为合拍。

 

    除此之外,在胤禛称帝后,历史文献《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中,也有许多雍正皇帝与琴有关的记载。(四年二月)二十四日,总管太监王朝卿、刘国兴、安太交来:丰泽园琴二张、瀛台琴二张、掌仪司琴一张、懋勤殿琴六张、敬事房琴十三张、宁寿宫琴五张、景阳宫琴一张、乾清宫琴四张、御书房琴四张、古董房琴二张、自鸣钟琴一张、所内琴一张、寿皇殿琴一张、观德殿琴一张、永安亭琴十张、毓庆宫琴二张、西花园琴八张、畅春园琴二十八张、静明园琴三张,府内太监沧洲交来琴十八张随蓝布套黄布穵单,造办处收贮所内琴七张,传旨:“着将弦对准,于二十六日、二十七日送来呈览。钦此”。于二月二十九日呈上,留下府内琴五张并造办处收贮琴二张、永安亭琴四张。记此。于三月初二日永安亭太监张弼持去琴六张。记此。于三月初九日将琴一百零三张俱对弦准,首领太监程国用持进交总管安泰讫。

 

    雍正四年,他曾大规模的对宫中藏琴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清理,档案里证明,当时雍正收藏的各式古琴,将近两百张,并对各处收藏的琴一一过目,调准琴弦,逐一修补,按照琴的优劣高低,样式座行,编目排号,分等定级,择类储藏,并对不同等级的古琴采取不同的保养方法,甚至不惜代价,为古琴配置檀木漆箱,玉石、紫檀琴桌,可见雍正皇帝对古琴是非常的珍视,也懂得其可遇不可求的珍贵,尽最大可能地保持古琴的原有相貌。

 

    在雍正执政的十三年里,不仅留下了大量与琴有关的佳作,还为琴的音律编订和校正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得不说,“玩物尚志”对于雍正来说,并无道理可言,要玩就玩出水平,要玩就玩出个性,玩的就是最爱,玩的就是艺术。

 

 

特别感谢大讲坛编辑推荐首页

从诗情画意里解读雍正皇帝的生活情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