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守立讲《论语》】第122讲:为什么你一定要学好语文?

分类: 吴院长之声 |
关注#公众号:天第书院
输入关键词“论语”
免费领取价值299元的【吴守立院长讲《论语》200讲合集】,手把手教你如何从零开始学《论语》。
有三个科目,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却从小到大,一直不被我们重视。
一个科目语文,一个科目体育,一个科目财商。
今天,我们来重点谈谈第一个科目,语文。
为什么,你一定要学好语文?
001语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更强。
一次,我在施展老师课程里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盲人(一岁左右失明)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的眼睛事实上各方面都挺好,就是有一个小问题导致失明,做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就能让他重见光明。
于是,他就做了手术,果然复明了,但他能“看到”,却无法“看见”。
啥意思?
就是说,外部世界的各种色彩都能进到他的眼睛里了,但他却无法辨认出任何东西。
你要知道,我们正常人看世界,实际上看的是进入到眼中的各种光线、色彩,然后我们的大脑再把这些混杂、交织在一起的东西整理出秩序,区分出前景和背景,这样,我们才能辩认出外部世界的各种东西,这才叫我们“看见”了。
但是对这个失而复明的人来讲,进到他眼睛里的,只是混杂在一块的各种杂乱无章的色彩而已,从中无法感知到任何秩序、任何意义,他的大脑不知该如何整理这些涌入眼中的色彩,于是,他只能“看到”,却无法“看见”。
曾有人,把他领到一个车床前,告诉他这是一个车床,都是干嘛用的。
说了半天,他瞪大了眼睛,还是啥也看不见。
直到他闭着眼睛,上前把整个车床摸了一遍,再退后回来,说,“嗯,这回我能看见车床了。”
因为他摸了一遍之后,脑子里就把各种触觉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形状了,也就是,有了个蓝图,然后再用这个蓝图来对应着整合进入到眼睛里的各种色彩。
虽然很可能不大顺畅,但好歹也算有整合的办法了,这之后他才能够理解这些视觉刺激,才能“看见”。
听完这个故事,你一定已经意识到,原来世界并不是直接向我们呈现出来的,我们以为自己是直接在看世界,实际上我们永远是在通过大脑中一些预置的蓝图在看世界。
如果没有那些预置的蓝图,进入到大脑当中的,无论是视觉、听觉或触觉等任何信号(它们就像砖头),根本就无法呈现出任何意义,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它们。
那么,这个预置的蓝图怎么来的?
主要就是通过教育及与这个世界互动得来的,更确切地说,是通过阅读获得的。
一个不读书或很少读书的人,是很难深刻、客观地理解这个世界的。
就像那个复明的盲人一样,所有进入你大脑的东西,都只不过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混乱,你能看到,但什么也“看不见”。
很多人数理化不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科书看不懂,考试的时候连题目都读不懂。
说白了,就是吃了语文不好的亏。
002语文好,更有机会出圈。
语文好的人,写作力、演说力强,更擅于释放影响力,这样就能赢得更多出圈的机会。
003语文好,更容易跨界拓展。
语文不好这个短板会跟人一辈子。
这还不仅仅是有没有文采,有没有生活情趣、修养的问题,更是会大大增加一个人融入社会的难度。
他不仅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写作力和演说力缺失的后果),也难以真正理解别人(阅读力缺失的后果)。
语文能力的缺失,对于任何想担任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通常35岁~40岁)来讲都是硬伤,甚至会把人彻底限制在很窄的专业领域,无法跨界拓展。
(你在公司里的每一天,都需要和人互动、沟通。比如,你要发起一个项目,需要动员大家和你一起干,而这就靠你的演说力和领导力。可以说,语文能力的缺失,会让你在职场中寸步难行,处处受阻。)
这也是人到中年在职场上遇到的第一个卡点。
语文是一切科目的基础,得语文者得天下。
亳不夸张地说,语文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语文能力(即阅读力、写作力、演说力;也即表达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核心底层能力。
一人行之成模范,众人行之成风气。
我是种子,我分享!欢迎将此文分享转发给身边的3个有缘人,一起加入到“让3亿中国人读《论语》”的行列!
关注#公众号:天第书院
输入关键词“学习群”
申请加入【智慧妈妈】或【超级学爸】学习社群。吴院长和书院团队每天都会在群里和你分享【最有价值的内容:国学智慧、家庭教育、演讲沟通、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