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句义低处】48*

(2023-09-18 11:00:04)
标签:

佛学

文化

分类: 【句义低处】
      48* 在语言指向对象时,亦或对象在语言中的呈现都是解释性的。譬如以喻的方式进行对象之间属性的形式代换,使得意指变得更直观和形象化,通过这种形式代换而抵至对象、完成对对象的间接意指,虽然这里的喻本质上也只是一种借以表达的假名。须弥山王之喻亦如此,借须弥山王有形的“大”类比身相之大,以此显示法身广大不可丈量。而越过此因喻而在的假名,越过须弥山王之喻的在,说无相法身亦或说无相之在,亦乃是清净本心所在,自也无相无住。不住佛土、无谓庄严的无相之在。故说乃是假借为名大身的表达,亦即须弥山之喻亦为假名,而无相法身,本来无所住亦无所执取。须弥山王之喻如此,一切表达皆为认识者我指向对象的假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