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虚无】27(8)
(2023-06-22 22:49:23)
27.3.2
由句式125,接上,故说“我等今者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等法,亦应随佛常勤精进修学安住”,换言之,佛也如此而来,何况后来者呢?诸众想要抵达至境皆如是。因为“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等法,定是我等真实大师…是诸如来、应、正等觉,一切独觉、阿罗汉、不还、一来、预流果等真实法印”、“若佛住世、若涅槃后,应依般若诸法及所余无量无边佛法,皆应随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蕴、处、界等无量法门常勤修学”。往下继续说般若波罗蜜多带来的功德及缘由,“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听闻、受持、读诵、修学、思惟、宣说、流布,书写、供养、赞叹,由此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彼无量无边。”因为“由此般若波罗蜜多,总能摄藏一切善法,所谓十善业道,若诸法及余无量无边佛法,皆摄入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诸法而得生、而得现、而得成、而出现故”、“若此般若波罗蜜多在赡部洲人中住者,则此世间常有诸法之在等等”,赡部洲如此,其余各处又何不如此呢?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复杂的推演,从不同角度对般若波罗蜜多加以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将般若波罗蜜多与佛之间联系起来,亦即将般若波罗蜜多推至至境处,但同样不可执之,否则又连着佛之在一道回到问题起点,非表达的初衷。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