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9
返回“庄严佛土句”,“庄严”与“佛土”亦如是,二者之间于表达而构建起结构性的存在,只在表达显示的过程中,于表达而显现。“庄严”也不是“佛土”之是,“佛土”也不因“庄严”与否而在,二者之间不是一种修饰可以抵达的关系,作为名相一致性地在。
46.2.9.1
回到经文“庄严佛土句”,“庄严”与“佛土”之间于表达而构建起结构性的存在,或说二者代入到经文所显示的“……者,即非…,是名…”,句式(1)的一种表现形式,句式的结构性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虽然具体例子如“庄严”、“佛土”的代入丰富了该句式的结构性存在,或说成了该例子的结构性存在的组成部分。
46.2.9.2
所谓“庄严”、“佛土”及由是组成的“庄严佛土句”,在指向并展示认识者我的对象的过程中,也只是借以表达的假名,在表达显示的过程中,于表达而显现。后来者(同时也是认识者)到达是经文本现场的认识过程亦然。
46.2.9.3
而“庄严”虽然修饰“佛土,其本身指向“佛土”但却不是“佛土”之是,“佛土”也不因“庄严”与否而在,或者说“佛土”是无关“庄严”的在,进而,我们说一个词语的在无关与另一个词语的修饰、指向,无关与另一个词语的在。
46.2.9.4
亦或,“庄严”与“佛土”二者之间不是一种修饰可以抵达的关系,哪怕它们在句式(1)句式结构中展现结构性特征。当然,它们作为一种名相一致性地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