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姿:害怕
肖可可辞职了,今天跟公司的同事相聚了一天,也第一次喝得那么醉。然后他开始跟我说说话,巴拉巴拉的一大堆。他说,应届生是最苦逼的,每天累死累活。应届生就两种选择,要么做一段时间再跳槽,跳个几次;要么是在一个公司干个几年,总有出头的那一天。
送他回来的那个兄弟,现在的月薪是5000,有家国企开1.2K的月薪请他过去,他拒绝了。他来去匆匆,我没有获得什么信息。我在想,当解决了温饱问题,工作状态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一样的。去年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听说谁谁谁的同学一个月拿6千的工资还干得很不开心。当时我想着如果给我这么多钱,再难的活我也愿意过。可是一年后的我,即使工资还是没有达到那个数,我的心态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Y哥哥跟我说,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饿。看到别人拿高薪的时候,我们这种坐在办公室里吹着冷气工作轻松的人根本没有资格羡慕别人。
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张泉灵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视频,她说,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呢?
当下的我一下子懵了。继而我又从自我反省中回过神来。每年的毕业之际,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两句话,签了哪?待遇多少?其他所谓的企业性质、公司文化、培训情况、具体岗位匹配、上班城市、消费情况,一概不关心。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听到一部分同学开始换工作了,也有一些在去年工作了几个月也开始换了。我仍旧记得去年自己是如何煎熬过来的。班上几乎所有找工作的人都签了,还有一些是毁约了再签了第二家,而我却一直没有动静。学院辅导员为了就业率,不停地催促我,可我还是在他们的轰炸与质疑当中坚持着,既然拿到的offer不喜欢,那么不去也罢。原谅我自己是如此的顽固,即使在家人担忧的情况下。
我们这样一个普通的211小本,连小牛都不是,只能在人群中一场场地跑招聘会,看着他们考公务员,看着他们拿到offer,然后聚餐庆贺。最终,工作还是到手了,即使不是记者,也是一家传媒公司,岗位也是我自己喜欢的。加上大学里的无数次自我剖析与自我反省,加上自卑到骨子里所延伸出来的小心翼翼,出来工作这一年,没有那么多的不顺,即使在面对压力时,也说服自己走过来了。庆幸的是,在转折中,还遇上了一个好领导。于是我开始学习策划、市场、品牌、数据整理与分析,在地铁或公车上习惯性地看各种广告文案,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看到班上的群里大家在各种抱怨的时候,我在心里淡淡地笑了。
看柴静的博客,有个标题深深打动了我,“没有深夜里哭泣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当然,我没有厚重的人生经历,也没有那么深的生活体验。可是我明白这句话,或者说这句话有打到我。三更半夜的辗转反侧,无数次的在夜里有声或无声地留下眼泪,甚至痛苦到痛彻心扉。那么乱那么纠结的日子,我依旧走过来了。有段时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换上了忧郁症。
一年后的我告诉自己,谢谢这些过往,谢谢这些纠结中的思考,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路。
2012-09-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