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訫:我很好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出来工作变得现实了,《北京青年》第一集竟然让我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想想当年的《奋斗》和《我的清楚谁做主》,竟经无数次地让我在夜里流眼泪。北青里四个家境不错的孩子,只因为郁闷,于是想重走青春路,这其中,包括爱情。网上很多人的评价是看完以后有想辞职去旅游的冲动。于是我在心里问我自己,你刚工作一年零两个月,毕业后从来不跟家里要一分钱,你拿什么去旅行?是的,有时候我也想冲动一把,放下工作,做一个穷游族,不管工作不管家人不管一切束缚。但是另外一面又告诉我自己,你得先活下来,然后再谈其他精神满足云云。
潇洒姐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必须在路上。
我记着了,于是我开始读书,继续写我的日记,偶尔发呆自我反省,三更半夜失眠时痛彻心扉,第二天同样若无其事挤着恶心的公车去上班。但是,我心里没那么空虚了,这真是一个好的开始。
回到正题,突发奇想地点开了《奋斗》,看到向南他们毕业了,高强因为作弊没有拿到毕业证而没有办法参加工作,家里人说了一顿,于是从楼下跳下来了。这知道这是电视剧,可是生活中却无处不在地上演着这样的悲剧。我想起前段时间看《非你莫属》,一个女生,大学里很优秀的一个人,因为帮别人代考四级,于是没有拿到毕业证,随之而来的是工作丢了,家里发生了事情,还有其他种种的很大的不顺。她说,就因为那一次,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如果没有那一次代考,也许今天的我不一定是这样的。
当下的我心里很难受,尽管她努力,让自己过得还行,可是一生的遗憾,兴许就永远留在了心里。我想起了自己,从小到大,很努力的从小镇考上县城的初中,再考到市里的高中,再考到外省的大学,大学四年很狗血很没出息的地不敢作弊,所以除了专业成绩其他的课业成绩都不是很好。
现在回过头来想,其实很多孩子,不用很努力,只要家里户口在县城在市里,就可以直接进到附近的好学校,不需要像我们这样一层一层的从小城镇一步步地往上走。还有本省的孩子,随便一个不错的分数就可以进到了我却几乎拼尽了全力才考上的一个211。另外一面,很多山里的孩子可能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两面的分析之后,我心里也没有多大的抱怨了。
我那么努力,只是想跟很多别人一样,大学毕业,校园求职,谋得一分工作。然后朝九晚六,上班挣钱,独立生活。后面的规划,暂时还没进行到那个阶段。所以,我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翼翼,不敢出错,更不敢特立独行。中规中矩让我安安全全地结束了十几年的校园生涯。
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女生接到了国外十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极高的奖学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考虑着要去贫穷国家做志愿者。这又是很多大牛当中的其中一个。我想起我们高中时隔壁班上的一个传奇女生,从小到大,除了读书,其他什么都不会。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来形容真的不过分。有一次模拟考说物理老师拼了命想找出一点失误,最终没办法,还是只能给她满分。后来,据说是高考失误,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学校邀请她本硕博连读,她就一个条件,学校提供一个单间,她的母亲陪去北京陪读。
先不说中国的教育问题,也不说人才需要特殊培养的问题。她的路子,我从来不觉得会发生在我身上。她懂事起就开始用电脑开始上远程教育。而姑娘我是大学了才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成长的过程,除了自身,家庭条件、父母的培养意识并不见得重要性就比孩子本身的努力少。所以有时候看到电视上的公益广告,山里的孩子连上课书桌都没有,来回很远的山路上学,学校就只有一个老师,大冷的冬天吃的午饭是一个馒头。有时候我心里真的不要脸的说一句,谁让你他妈的命不好,要出生在山里。可是,说完了以后,又能怎样呢?我没有那样的勇气、精力、条件去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我只能自己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挣扎着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仅此而难以。
《米娅,快跑》中午送到了,京东的快递哥哥居然送到了家门口,看着深圳火辣辣的太阳,着实让我感动了一番。我要坚持读书,然后努力挣钱去旅行,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但是却不一样的自己。
2012-09-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