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恒集团——上海的寿星集聚地
(2023-03-11 10:06:49)
标签:
杂谈 |
讲到长寿之乡,人们总会想到广西巴马,江苏如皋,甚至还有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专程到那里去沾点喜气。
近年我在上海中恒集团参加修志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上海中恒集团竟是个真正的寿星集聚之地。
上海中恒集团现有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共2万余人,据2021年底的统计,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50位,其中女性48位。据官方统计,是年上海市的百岁老人是3418位,也就是说中恒集团退休职工中的百岁老人要占全市百岁老人数的1.46%。按上海市常住人口2500万为基数,百岁老人约占上海市常住人口数的万分之一点三,而上海中恒集团的百岁老人占集团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总数的比例竟高达万分之二十五,高出平均数近二十倍,的确是令人惊讶的。
将上海中恒集团称之为寿星集聚地,是当之无愧的。
上海中恒集团是黄浦区区属的企业集团,与同为区属的杏花楼集团、小绍兴集团相比,知名度不算太高。
上海中恒集团的前身是原南市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再往前推,是南市区手工业管理局的一部分。1978年,南市区手工业管理局下属的街道工厂划归市属各局,在分布在老城厢的里弄生产组、里弄托儿所、里弄食堂的基础上组建了南市区集体事业管理局。
当年的集管系统,可算得上是低子薄、文化低、技术差、收入少的弱势群体,其中不少从业人员,甚至连一个正式的名份都没有,在登记表上所填的本人成份是“职工家属”,她们是以企业职工的附属人员身份来参加社会工作的。
当年老城厢里弄生产组的大妈大嫂们,是以拆纱头、糊纸盒、粘信封,甚至是折锡箔这些简单劳动的微簿收入来维持生计,而生活在陆家浜路以南的居民,则以更繁重的体力劳动来谋生,大妈大嫂们要从工厂的废弃物中淘洗金属,冶炼铜块,为工厂洗补脏旧的工作服,甚至是清洗废旧的油漆听桶。她们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勤劳的双手,在一复一日的劳动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大妈大嫂们早已年逾古稀,跨入了耄耋的行列。虽然老城厢的居住环境算不上优越,里弄生产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不会很高,但她们依然以平和的心态,勤劳的双手,日复一日地继续创造着自己的新生活。
当年的大妈大嫂们终于获得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健康长寿。
我想为上海中恒集团拟一条广告语:想长寿,来中恒,活到百岁不是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