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车商的勇敢者游戏
(2010-04-14 21:58: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汽车圈里·那些人 |
汽车圈里·那些人
危险是男人的兴奋剂。蔡赋慰是否正在被这种“对危险的享受”深深地吸引着欲罢不能?一个车商的勇敢者游戏
一个车商的勇敢者游戏
文/洪
“等到既有钱又有闲的时候,我要去国外旅行,马尔代夫、法兰克福、夏威夷,日本的北海道也不错。不要走马观花的那种,每到一个城市就在当地租一辆车,进行深度游玩。”——这是蔡赋慰对自己未来生活图景的构想。现在的他,钱应该是不缺了,可是时间,对他来说就像被挤干的海绵,总是紧巴巴的。
在申银东风本田见到蔡赋慰的时候,他正带着员工在做ISO14000环境认证的准备工作。蔡赋慰是这家4S店的总经理,而几个月前,他还是申银上海大众4S店的总经理。蔡赋慰离开时,申银大众刚拿下上海大众全国最高荣誉“六星级”经销商头衔,正是风生水起之际。卸下辉煌重新上路,这样的转身,未免有些可惜。而更出人意料的是,如今日系品牌正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他却偏偏在此刻选择了落子东风本田。蔡赋慰说:“我对于存在危机感的东西更有热情,总想挑战一下自己。”他的话让我想起年初奥斯卡金像奖的大赢家《拆弹部队》,影片每一分钟都在告诉人们,危险是男人的兴奋剂,蔡赋慰是否正在被这种“对危险的享受”深深地吸引着欲罢不能?我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现在的处境确实有些困难。当务之急要解决的,便是思铂睿车型如何打开销售局面的问题。
8年前,蔡赋慰选择从中国航空工业供销公司跳入申银汽车销售公司,他说自己为此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思想动荡。上世纪90年代末,社会上风行“打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他决定把握政策的风向标。可是从国企到私企的转型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国企相对慵懒,私企则更注重时间观念,10年的国企经历让蔡赋慰对一些习惯早已根深蒂固,要改变还真有些难。进入申银的第一年,蔡赋慰一边要进修课业,一边还要适应新的工作模式,这一年几乎就是在不断的动摇中度过的。翻过那个冬季忧郁的篱笆,终于迎来春天的温暖。蔡赋慰一定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
汽车4S店模式1999年才从欧洲逐步进入国内,但却发展得很迅速。那时候企业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市场本身的刚性需求。那时申银大众基本以批量销售为主,甚至不需要做到4S服务,只需做好销售和维修就可。但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单车利润在不断降低,而客户对服务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4S店巨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又使成本不断水涨船高。如何从粗放型到精准营销,成为了4S店生存发展下去的一道门槛。蔡赋慰当年做的工作正是带着申银大众进行掉头。从销售顾问到管理层的理念都需要改变,把客户的满意度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事实证明蔡赋慰对市场把握的正确性。任职申银大众销售总经理的2004到2009年间,申银大众在上海大众以用户满意度为依据的经销商评定中,从四星级一直跃居为全国最高荣誉的六星级;并在2009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通过上海大众与J.D.power合作开展的GCE认证项目的4S店。该项目的核心内容是“深入挖掘顾客需求,满足并超出顾客期望,让顾客惊喜”。
其实最为业内人士所津津乐道的,是蔡赋慰在申银大众干了几件极显胆识的事。2004年,整个车市销售低迷,蔡赋慰敏锐地觉察到竞争取胜的一条新出路:买断销售。于是毅然一举买断2000辆03款POLO。不仅如此,申银还与工商银行、建行达成协议,针对这批买断的03款POLO实行“存单质押”分期付款销售方式。他选择买断POLO,正是看准了其定位人群多为年轻白领,而分期付款又正是这部分人群所期待的一种购买方式。这次买断绝对堪称汽车销售的一个经典案例,蔡赋慰也一度被媒体认为是孕育汽车业“国美”模式的先行者。之后,在2009年他又抓住奥运会契机成功“导演”了买断销售奥运版途安车的大戏,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后来的抢购一空,蔡赋慰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远见卓识。
成功并非简单的复制黏贴,市场永远是变幻莫测的。现在的蔡赋慰整天都在琢磨思铂睿销售问题,他说这款车血统高贵,而且配置也很齐全,不该卖不好,或许是定位不够清晰。“作为经销商,一款车卖不好不该总是归咎于厂家宣传力度不够,自己也应该去寻找机会。”目前蔡赋慰已经梳理出一整套推广思路,其中一项是与保险公司合作,置换思铂睿不仅可以0首付还享0利息0手续费,还可以免费得到车辆保险后再获得双份20万元的人身意外险。现在就等着看实施之后的效果了。他相信,努力总是会有收获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感觉到自己生命的力。在危险中漫游,是很好的。”遇到危险,面对它,解决它,不仅收获财富,更收获身为精英阶层的自我价值。也许这正是蔡赋慰所追求的属于勇敢者的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