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F1策划人的自驾生活
(2010-02-22 21:16: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汽车圈里·那些人 |
汽车圈里·那些人
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内心非常坚毅的人,并且超乎寻常地执着
一个F1策划人的自驾生活
文/傅青怡
采访开始,我让阿桓介绍自己,他自称是个“心真居士”:学的是中文,主业是F1策划、写F1评论,但他也爱好自驾游、收藏,还研究佛义。爱好赛车的人,我一直以为定是激进派,而阿桓一个MSN签名就击碎了我之前的片面看法:黄绢乘风去/淑味清香留/銮殿泛梵音/纯念一炷香。我对自己的肤浅深感惭愧。
他说平日会看一些佛学的书,为的是让自己性静、心静。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真正能沉下心研读佛学的人,很少,而阿桓是其中之一。他说最近在看《心经》的注解,是元音老人所注的。
阿桓又语出惊人:“我还喜欢收藏!”这个喜欢奇石的人,家中有非常非常多的观赏石。仅仅因为喜欢,曾从西藏采集800公斤的石头运回上海。
一次他在深圳的大鹏古城游玩拍照片,看到一家农舍开的商店,就进去买可乐喝。“看到一边门角落一堆垃圾中有一只锡酒壶,破破烂烂的。”阿桓觉得这酒壶不寻常,暗想怎么来拿下它,又不让老板警觉这是他看中的……于是,先用10块钱买了柜台上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茶壶,然后装作不经意地说起角落头的锡酒壶,老板说是坏的,没用,准备扔掉。阿桓就说那就给我吧,我再买瓶可乐。阿桓说这叫谋略,他花了10元钱就买下陶瓷茶壶外带锡酒壶。这锡酒壶后来经鉴定属于清朝的,有一定收藏价值。
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内心非常坚毅的人,并且超乎寻常的执着。阿桓确实如此,这从他走上F1道路的经历上就可窥见一斑。
很久以前,阿桓就通过电视看F1转播。2003年时正好有个机会让他策划F1相关活动的方案,从此一发不可收。在2003年和2004年间有好多大的F1推广活动都是阿桓一手策划的:编写2004年上海F1的境内外票务推广策划书,还有《F1中国大奖赛观赛指南》一书等。编写这本指南的初衷是因为当时大多中国人对F1全然陌生,对F1的规则尤其不了解。为了编这本普及F1的书,阿桓辞去之前收入稳定的工作。从此,F1评论界有了一位专业评论员——阿桓。撰文的同时还开设过F1的网站,一时名声鹊起。
同是这个阿桓,还是位超级自驾游爱好者。虽然,他的自驾游始自去年7月,却已是5次进藏的老手。“去西藏是会上瘾的。那里安静,没有城市的喧嚣。我喜欢西藏这块土地。”
阿桓回忆起每次自驾游的路线,满脸是陶醉:我们开着三菱越野车或丰田4500,半自驾半徒步,因为西藏有些地方是不通车的。我们一边旅游一边采风、摄影和采集石头。还拍到过珍稀动物的照片……
第一次自驾游阿桓就和朋友两个人,从靠近俄罗斯边境口岸的黑龙江鸡西,东西横穿到达西藏的樟木。
阿桓拿出第三次进藏时拍的照片给我看。“也就是从靠近俄罗斯的密山边境口岸到靠近尼泊尔的西藏樟木边境口岸,那次东西横穿中国自驾游的半途所照的。”据他列举,那次穿越的省份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
“有没有遇到过险境?”我问他。
“当然有啊!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时候,我从悬崖上掉下去,18米的悬崖!还有一次在深圳梧桐山老虎涧溯溪时也差点摔下悬崖!”18米!悬崖!大峡谷!我怔住了,阿桓却用劫后余生的调侃口吻说:“呵呵,好在命大啊!”
本月底,阿桓又将6赴西藏,春节和藏历年都在那里过。那块土地,仿佛是远方的亲人,让他情不自禁,深深牵挂。一年时间,待在上海仅是两三个月。
阿桓说他准备在西藏开辟一些自驾游和背包客徒步游的线路。他特别喜欢自驾游和背包客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方式。
他向我推荐西藏的雪茶,还有红景天。我喜欢雪茶这名字,是否冰清玉洁般暗香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