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撬动中国市场,基点是“中国元素”(下)

(2009-07-07 01:01:55)
标签:

杂谈

撬动中国市场,基点是“中国元素”

 

 

知道中国人的口味是什么吗?外观要大气,内饰要精致,价格要超值……

  中国消费者喜欢外观大气、内饰精致、更具人文关怀的汽车,在这种需求面前,许多原版引进的欧洲车型则显得不对路。因此我们一直都在考虑,如何将大众的先进科技进行本土化包装,让车子更显得大气。上海大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早在新领驭还未显现庐山真面目时,上海大众内部人士便透露,这款PASSAT将与现有欧洲热销的PASSAT B6完全不同,包括生产平台和车型的定位将以中国市场的特点来制定。

  由于加长版车型看起来更加庄重、大气且尊贵感十足,因而成为中国人所追求的方向。有人说,把轴距加长了10厘米,新领驭好像天生就是为中国的公务车市场准备的。加长之后的后排空间让人难以抗拒。

  而上海大众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设计开发的全新量产车朗逸,则一改消费者对A级车逼仄的传统印象,外观很是豪华大气。

  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要求,这几年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伟世通亚太区高级市场经理李念斌说:中国消费者比欧洲用户更前卫和时尚,这是因为欧洲用户购车多为代步,在中国车子是身份象征!

  原PASSAT B5最具争议的部分就是内饰。德国人的严谨可能会令整个车厢呆板乏味。而对中国人来说,装饰考究、精巧细腻的车厢才是中级车应该提供的环境。针对这些,上海大众设计师们完全摒弃原有设计,采用了全新的内饰。营造出一种豪华而有力度的内部装饰风格。

  为此,上海大众会同开发配套企业开发了大量先进的电器装备,例如DVD娱乐系统、导航系统、蓝牙手机系统和兼容MP3AudioIn的音响系统等。

  朗逸则大量采用圆形的设计元素。多功能显示组合仪表采用三环叠加设计,兼具时尚与运动感,可及时显示包括驾驶信息、指示信息、报警信息等实用信息。四个圆形出风口镶嵌了具有反差效果的金属饰环。

  朗逸的银色面板,加上较多木纹装饰,使得内饰沉稳中带着时尚。在它的配置清单上还有电动天窗、LED外后视镜转向灯、电动调节外后视镜(可加热)USB接口和MP3功能、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真皮打孔座椅、折叠式夜间显示器以及自动空调等。

  朗逸沉稳的驾驶感觉和如此豪华的配置,确是德国优秀设计品质与中国市场审美需求的融合之作。

  中国人最了解中国人,所以“中国制造”需扩展它的外延:还要由国人设计

  早在1998年,上海大众就选派了一支精英设计队伍远赴德国大众参与德国大众新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这为期三年的海外取经,为随后的自主开发储备了大量优质人才。

  2006年,上海大众NEEZA概念车外型设计师对媒体坦言:如何打造中国形象鲜明的车型?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车型设计当中?这是中国车型设计师们都会遇到的瓶颈。

  如今订单下了一个多月还要托熟人开后门提车的朗逸,即是这款以中国神话形象哪吒为原型的NEEZA概念车的后继者。而它的背后是这样一串数字:两年半时间,近20个模型的反复锤炼,50余次的设计方案的反复推敲,30多位中德设计师、模型师的殚精竭虑。

  朗逸和新领驭的主要设计团队来自上海大众设计中心。他们改掉了大众产品不顾中国市场实际、固执己见的老毛病。中国的消费者不只是看重车内外尺寸的大小,更注重细微处的装饰豪华程度。德方研发人员在与中方设计人员以及市场调研人员长时间磨合后,渐渐理解中国市场。最好的体现中国元素的汽车只能是由中国设计师来完成。朗逸和领驭的设计者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正因为如此,这几款车更求其神韵、见其生气

  2005年的初冬,中国媒体集体采用激动的笔调宣告领驭的诞生:领驭,一个在中国本土设计的大众品牌汽车。它的到来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它不是B5也不是B6,但它却是一台新的帕萨特,一台属于上海大众、属于中国的独特新车。

  未来,上海大众将针对中国市场和其它海外市场的特点,开发更多的车型。这意味着上海大众的合资层次开始升级,同时也将不遗余力地将更多中国汽车元素融入未来的产品开发中。

  198411月,时任德国大众董事的马丁·波斯特第一次来到中国,参与创建中德首家汽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上海安亭,当他看见中国工人坐在破旧厂房的地上敲铁皮时无比诧异:我们要在这里造汽车,这怎么行得通?

  事实证明,波斯特想错了。20年前,中国汽车业因为上海大众而改变,20年后,中国汽车业又因为上海大众熟谙中国元素加速跨越。

  德国大众早期一直沉迷于获取稳定的利润以及巨大的市场占有率,直到看到此起彼伏的合资进程和大众汽车市场份额的急速下滑,这头睡狮终于在大敌破城前清醒。可是,依旧还有昏昏欲睡者徘徊在中国市场上演着郑人买履的现代版,他们何时才从黄金遍地的梦中醒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