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疾病防治 |
秋冬季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二)
六、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全年皆可发病,而秋冬季因为气候寒冷空气干燥更易衣发生。
上呼吸道感染常有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如发热过高有的婴幼儿发生抽风等。
急性上感70%~80%由病毒引起。另有20%~30%由细菌引起。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容易诱发本病。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普通感冒主要喷嚏、鼻塞、流涕,也可有咳嗽、声嘶等。一般发热可有可无或仅有低热,全身不适、精神可能欠佳、大孩子可有头痛。这些症状都没有特异性,尤其是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脑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家长要提高警惕,难以区分时需要医生鉴别。
预防 1、避免诱避免受凉、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儿接触,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2、平时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增强体质。3、发生上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七、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指喉黏膜及声带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为呼吸道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小儿多与感冒相关,通常先有病毒入侵,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上由于声带黏膜充血水肿所致。轻者发声时音质欠圆润和清亮,音调较前变低、变粗;重者声音嘶哑,发声费力或完全失声。小儿急性喉炎有其特殊性在于病情较严重和变化较快,因幼儿喉腔狭小,声门下软骨柔软疏松,黏膜内血管和淋巴管丰富,咽喉出现炎症时易发生喉头痉挛性水肿,严重影响呼吸,如不及时抢救,会因窒息而死。
另一个突出症状是“空空”样的咳嗽,也称之为犬吠声,并可听到喉鸣声。
预防:1、意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感冒。2、避免过度用声。3、均衡饮食,多喝水,常食用蔬菜和水果。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寒冷及刺激性气体及有害气体,避免过敏性食物。4、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邻近病灶如鼻窦炎、咽炎、气管炎等。
八、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由粪到口,即直接或间接接触患儿粪便后,将病毒由食物带入口中;二是空气传播,即患儿粪便中的病毒扩散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主要特征: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先吐后泻,持续2-3天。多数患儿有发热,持续1-4天。病后2天出现腹泻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很容易发生口渴、尿少等脱水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腹泻多在病后4-7天自愈。
预防1.注意卫生 妈妈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母乳喂养的婴儿,妈妈在喂奶前,应将乳房擦洗干净。人工喂养的婴儿,要特别注意奶具的消毒且不要吃变质的奶。2、.添加辅食有讲究 秋季添加辅食时,添加辅食时应从半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接触食物之前要洗手。3、餐具、炊具用前消毒 。4、保持空气新鲜。5、不要嚼饭给宝宝吃 6、不要接触其他腹泻宝宝。7、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8、主动防疫:必要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以以防该病的发生。9、注意有无口渴、少尿等情况,一旦发生即应看医生。
有过敏史或者哮喘病史的孩子,容易复发使哮喘加重。
关心关爱儿童,不单单是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手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