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疝气、腹股沟斜疝杂谈 |
分类: 诊疗经验 |
关于腹股沟疝的家长咨询回复
标签;疝气、腹股沟斜疝
家长;孩子八岁了,生后3个月发现孩子在腹股沟处多出一块小肉球,摸上去软绵绵的,有鸡蛋那么大小,睾丸右侧有时大有时小,不痛不痒,也不涨,睡眠后就没有了,但一下蹲用劲就变大了,有人说是腹股沟疝气。请问这是什么病?
回复:根据宝宝目前的症状来看,就是腹股沟疝气,疝气是从腹股沟脱出的小肠坠入阴囊,随腹压增加而增大,在平卧或腹压降低时变小。可以到医院看一下是否是疝气还是鞘膜积液。并决定是否考虑手术。
疝气,是指体内脏器如小肠、输卵管、卵巢、睾丸等器官或组织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者薄弱部位进入到另外一个部位的现象。俗称"疝气",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的腹股沟处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严重时甚至会肿到阴囊),同时孩子还会出现爱哭、不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伴随的症状。孩子大声哭啼、咳嗽、排便腹部压会突然增加突出。
腹股沟斜疝,多为右侧,也可两侧发病,一般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腹股沟区出现一个梨形或椭圆形包块,可有坠胀感觉,随后包块经常反复出现。当成人长久站立、行走或体力劳动,儿童玩耍腹内压增高时出现;休息或平卧后腹内压降低时包块又消失。病程较长时包块往往可以坠入同侧阴囊内。少数患者可形成巨大疝且疝内容物难以还纳入腹腔者可称为"难复性疝"。当疝块被嵌、勒、卡住而完全不能还纳,伴有明显疼痛者则称为"嵌顿疝",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腹股沟直疝好发于男性老年人,该部位无先天性潜在通道而系组织薄弱的缘故,其包块呈球形,不进入同侧阴囊,由于疝块基底部宽,一般很少发生嵌顿。
疝气以一种常见病,不会自愈,原则上均应采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疝气手术所有医院的外科都能做这种手术。术后避免避免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就可以了,一周就可以痊愈。
对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必须采取急诊手术治疗,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由于患者往往对疝气缺乏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有的患者盲目期望疝气自愈,而自行用药或采用偏方进行治疗,导致疝气病情延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危害。